楊堅也懶得管後麵的王朝了:“小郎君,你說說,大隋和唐朝哪個更強盛。”
“肯定是大唐。”李淵第一個開口,這是他的底線。
“其實吧,在後世的網絡上也有這個說法,有唐一朝,盛不及隋,還說唐朝其實是吃的隋朝的糧食。”
“這是汙蔑!”李淵火了,連麻將都不打了。
楊堅瞥了李淵一眼:“你在這廢什麼話。”
“小郎君,你繼續。”
張彥點了點頭:“好。”
“在人口上,唐朝確實在唐玄宗時期才能和隋朝比較。”
“但這有個前提,陛下你是統一天下時是繼承的北周,北齊有兩千萬人口,北周也有九百萬人口,陳朝也有兩百萬,你統一天下時最大的戰爭也就是滅陳朝。”
(隋朝是公元581年建立的,北齊是公元577年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滅的。所以楊堅建立的隋朝實際上是繼承了北周和北齊的國力。)
(不要說北周和北齊打會死多少人,參考北齊皇帝的操作。)
“起點就不一樣,至於唐朝的建立,陛下也知道,我就不說了。”
“朕知道。”楊堅表示認同,他的皇位確實比唐朝來的容易。
“所以這個人可以成批成批的死,但是生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萬事要講究實際情況。”
“而且唐朝初期,因為中原人口的凋零,麵對周邊戎狄的威脅,還要保持強大的軍力。”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人口的上升,所以唐朝麵對的情況要比隋朝的時候要多。”
楊堅看了看李淵,隨後又看向張彥:“那糧食問題呢?”
其實楊堅自己都不相信了,隻不過楊堅不想讓李淵那麼囂張。
張彥苦笑:“陛下,你確實給楊廣留下了夠吃五十年的糧食。”
“其實在後世,這句話的出處在貞觀政要之中。”
“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益溢,競不許雁給,乃令百姓逐糧。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
“話說陛下,你就這麼舍不得開倉放糧?”
(隋朝前期其實不算太穩定,楊堅的皇位來自北周,雖然統一了中國,但是內部矛盾也很大。)
(開皇九年,就有兩個割據勢力拒絕投降,楊堅讓宇文述,會燕榮領軍去討伐這兩個殘餘勢力。)
(開皇十年,南方也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這場戰爭打了一年,在開皇十一年才解決。)
(所以在開皇十四年時,隋朝的內部壓力其實也挺大的,外部也有突厥,所以隋朝的糧食和錢的需求也不小。)
(當然也有可能是抹黑,隻不過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抹黑,直接抹黑隋煬帝其實來的更實在。不過在此之前,隋朝也多次爆發天災,楊堅也很積極的賑災,所以集體討論吧。)
楊堅有些無奈:“用錢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前幾次賑災花費有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