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清楚高鴻誌所求的人選後,明武宗顯得相當驚訝,因為他並不了解這些人。
“陛下,李尋歡乃一門出了七個進士、父親兄弟三代人皆為探花郎的人物。”
劉談瑾突然想起了這位名人,連忙提醒明武宗。
“原來是他啊!”明武宗恍然大悟。
李家確實是非常有名的書香門第,在朝堂上有很大的名氣。
尤其是當得知這家人連續誕生了三代探花時,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所以關於李尋歡的事情,明武宗也不是完全不了解。
“關於這位李編修,你想要他是可以理解的。”明武宗繼續詢問,“但是這個名叫王守仁的小官員呢?又是誰呢?”
很明顯,在座其他人都不太清楚王守仁的身份背景。
“陛下,貴州龍場驛站那個王守仁曾是十二年前科舉考試二甲第七名,並擔任過兵部職位。
隻是後來被貶至邊遠地區。”
高鴻誌輕聲解釋說,同時強調了對方在文化和武術方麵的才能。
他誠懇地請求皇帝把兩位人才賜給他,好增強錦衣衛的力量。
“同意!”明武宗爽快答應。
既然兩人都出身不凡且級彆不高,調整崗位自然不是難事。
李尋歡是正七品官,而王守仁不過九品而已。
得知此消息,高鴻誌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多謝陛下!”
“那麼你會讓他們在哪個位置發揮作用呢?”明武宗好奇問道。
對此,高鴻誌早就有了打算,建議讓李尋歡成為北鎮撫司統領,王守仁則主管南麵事務,擔任同級彆的職務。
“這事兒就這麼定了吧,馬上擬旨冊封二人,並派人火速前往貴州傳達好消息,務必儘快完成。”明武宗吩咐道。
讓王守仁儘快到錦衣衛報到,去見錦衣衛的副指揮使高鴻誌。”這話的意思就是讓他見高鴻誌而不是直接見錦衣衛的大頭領石文義。
這其實很正常。
石文義現在多半待在總部休養,不太過問具體的事務。
現在南北兩個分局實際上是高鴻誌掌管的。
他們自然得向這位直接上司報告。
“是。”
兩個宮中的仆人恭恭敬敬地應答著,然後跑進乾清宮開始起草詔書。
“行了,高卿,你想要的人朕已經給你安排好了。”武宗看著兩人的背影,對高鴻誌說,“還有其他的需求也可以跟朕說,朕儘量滿足。”
“多謝皇恩浩蕩,微臣彆無他求。”高鴻誌搖搖頭表示感謝。
“很好。”武宗點點頭,“既然高卿暫時沒有什麼需要的,那也不強求。
日後若有所需,隻管告訴朕。”
“謝皇上!”高鴻誌再次行禮致謝。
“你有公事在身,就不耽誤你的時間了。”武宗微笑著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微臣告退。”高鴻誌又作了個揖,隨後翻身上馬,騎著自己的夜照白獅離開。
萬玄兵等手下也都紛紛跟著出發。
望著他們的背影消失,武宗感歎道:“高鴻誌真是我們大明朝罕見的清廉忠心之臣啊。
即使是朕答應給予他的,他也隻是想著更好地治理錦衣衛,這次也隻求兩位助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