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致於他蹈舞謝恩都蘊含了真正的熱情。
入鄉隨俗。
一旦心理上邁過這個坎,他就是大唐舞蹈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攤牌啦,我是舞王!
“六郎!六郎!”
正想著呢,伴隨著跳脫的聲音傳入,一個精瘦的少年走了進來。
此人尖頜隆額,雙頰微陷,臉型不太好看,幸虧有一雙斜飛入鬢的劍眉。
再加上雙臂修長,靈活矯捷,整個人就顯得英氣勃勃。
隻是打扮得也像是江湖子,沒有半點官吏的穩重。
李彥頭也不回,沒好氣的道:“郭元振!又皮癢了?”
郭元振雙手一抬:“彆彆彆,李機宜,彆讓王孝傑再跟我對練了,他根本不知收些力氣,把我打得好慘,我是進京趕考的士子啊,哪能跟他折衝府出身的軍士比?”
李彥笑道:“就你還趕考,真不知你是怎麼弄到文解的……”
郭元振撇撇嘴:“縣裡沒人才唄,我再怎麼說,也是讀過不少大儒文章的!”
說著,他又露出討好的笑容:“當然,跟了李機宜,我要去做大事,科舉早就不考啦,給我個進士我都不要!”
“這可是你說的,曆史上你後年就考上進士了,十八歲的進士啊,完暴大唐的一眾大詩人,雖然很可能是個水貨……”
李彥心裡失笑,嘴角微微一翹:“行了,賈思博那邊如何了?”
郭元振立刻笑得幸災樂禍:“大理寺和刑部把賈思博轉三四回了,不知審問了多少場,連半點有用的消息都沒問出來,如今內衛要提人,他們此時恐怕正急得跳腳呢!”
李彥搖頭:“大理寺和刑部也是人才濟濟,隻是此人確實與尋常犯人不同,想從他嘴裡撬出東西,我都沒有多少把握,崔縣令那條線查得怎麼樣了,是誰將他調入涼州任職的?”
郭元振道:“還是那樣,背地裡的暗手查不到,若真要追究,裴侍郎反倒要擔責。”
李彥吐出一口氣:“也即是說,涼州案的一眾要犯,押入長安三個多月,還沒有像樣的進展?”
郭元振由衷的道:“還是要李機宜出馬!”
“這種風頭,我可不願出啊……”
李彥搖了搖頭。
他以前隻知道自己年輕,直到上了朝會,才知道他這個五品官,是多麼的誇張。
清一色四十歲往上的,三十幾歲的都是鳳毛麟角。
跟他同齡的,也就李弘、李賢和李顯三個人,李旦還小,無事並不上朝。
那是三位皇子啊!
李彥深刻體會到,曆史上王勃有多麼的天縱英才。
十六歲的王勃,也是站在朝會之上,與百官同列的。
當然,王勃那是王府上的文學,陪皇子讀書的,和李彥這種五品權貴,又是巨大的差距。
在殿宇內,李彥站的位置,都是中間靠前的位置。
朝堂上討論的事情,並沒有他的份。
偏偏一道道目光,有意無意的朝他撇來。
就連高居天子之位的李治,和後麵垂簾端坐的武後,都看了他好幾下。
全程一字未說,卻出儘風頭。
李彥知道,必須低調了。
年少身居高位,所遭遇的危險,必然是尋常五品官員的數倍。
而在李治武後這對夫婦的統治下當官,本就是高危職業,再來個數倍……
如果他敢大肆培養黨羽,不出一年恐怕就被找個由頭罷官,更嚴重的說不定還得亡命天涯。
當然,也不能什麼手下都不培養,那機宜使當了有什麼用,純擺設嗎?
所以李彥走的,是精英路線。
他培養的每一個人,都要是能人,至少在某個領域要能獨當一麵。
根本不需要跟那些海量的勳貴子弟虛與委蛇,把裡麵能在青史留名的,挑選出來就行。
身為穿越者,這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
於是乎,進京趕考,卻又突發奇想,想要加入內衛的郭元振,被挑了出來,成為李彥的親隨。
吐蕃戰神欽陵,未來就是間接死在此人手中,也是武則天親手提拔的愛將。
李彥再想到剛剛康縣尉的報備,對郭元振道:“我前一陣調了兩位法曹入京,你去驛館看看,那些小吏一貫看低外地官員,如果還是看輕了人,去給康縣尉一家安排個好住處。”
郭元振對於給領導跑腿十分上心:“好嘞,另一位法曹呢,我也一並安排好!”
李彥道:“另一位叫狄仁傑,字懷英,並州晉陽人。”
他向遠處眺望,嘴角微揚。
現在的狄仁傑,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