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要不了多久。小賣部就在街口,一來一去頂多十分鐘。
蕭十七回來的時候,祝雲裳仍舊乖乖的坐在原處。
不然咧?
人家“半城小姐”,還能圖謀這一家破爛麼。
少年郎站在院裡偷摸看了一會兒,真是好看啊,有一首詩怎麼說來著
床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好端端的,就吟起詩了?)
霜?
步霜
誒,怎麼又提到她了。
(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唄。)
“蕭同學!”
“蠟燭,還有水。”
過了大概有五分鐘,房裡的人才出聲提醒道,也算是給足麵子了。
(等等,這小子立定看了五分鐘?)
聞言,蕭十七這才晃過神來,尷尬一笑,連忙將東西送上前去。
點燃後,屋子卻是亮堂多了。
不同於電燈,蠟燭的光很暖,暖到近乎曖昧。燭火下兩人並肩而坐,影子倒映到牆上,像是貼在了一起。
祝雲裳指著書中的一段,與蕭十七娓娓說道:
“我隻在彆處知曉陰川有大福澤,卻不知為何。”
“而今在你家找到了答案。”
“蕭同學,你看這裡”
“‘始得三仙殉道,終鎮二厲於無間’,三位啊。”
“竟是三位!”
“難怪那窮鄉僻壤之地,寶氣竟能如此充盈,以至於千年不散,不斷吸引後來人。”
“三位,三位”
祝雲裳猶自碎碎念道。
蕭十七捧哏道:“仙?寶氣?”
捧哏?
可不是捧哏嘛,這小子明明知道意思,卻又非要多問一嘴,不就是想和人家搭話麼?
(嗬,原來不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