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阮小玉,當年她嫁入林家灣的時候,可謂轟動一時。
林家灣的男人們至今還記得,那天穿著一身紅嫁衣的阮小玉是怎樣驚豔了他們的眼睛……
所謂一白遮三醜,在農村裡日日風吹日曬,皮膚白嫩的女子更是稀罕。
而阮小玉不僅白的發光,身條也好,粉腮含春,明眸含笑,加上一頭時髦的齊肩卷發,在紅衣映襯下就像石榴花一樣明豔動人……
圍觀的鄉鄰暗暗驚歎,不過相隔二十餘裡,他們竟不知道,阮家的姑娘生得如此俊俏。
也有女人泛起嘀咕——怎麼林和尚父子二人都有如此豔福,娶的婆娘一個比一個貌美?說不定這新娘子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短處……
畢竟這麼水靈的女子,即便家庭成分不好,嫁給林成靜也可惜了……
說來林成靜的模樣隨了他那瘋子母親,細皮嫩肉也算清秀,就是從小藏在石榴林,瘦弱體虛,沒有絲毫陽剛之氣。
更有知情人說,林成靜因為幼時那場饑荒落了毛病,又跟著林和尚常年吃素,本錢細微如孩童,精力短少似武大,就是個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
除了侍弄石榴林,對於地裡的莊稼和炕上的女人,他都有心無力。
總之,小夫妻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日子過的也是雞飛狗跳。
好在有林和尚鎮著,阮小玉一開始還算安分。
隻是阮小玉嫁過來不久,林和尚就暴病而亡。
聽說林和尚死的時候,眼珠子鼓鼓的,肚子大大的,嗓子裡發出奇怪的叫聲,像極了一隻垂死的青蛙,樣子十分駭人……
遵照他的遺願,林和尚和他的瘋妻葬在了一處。
而他留給兒子兒媳的,除了兩間磚瓦房,就是這片石榴林。
自此,阮小玉當家做主,成了石榴林的主人。
不同於林和尚的知恩圖報,阮小玉精於算計,而林家灣的鄉親們,自此再沒吃過免費的石榴了。
每年中秋前後,一車車的石榴被運出林家灣,運到周邊集市,運往四鄉八鎮……
也許是因為自家男人的木訥寡言,阮小玉開始拋頭露麵,也是在這期間,她開始抽煙喝酒,愈發風流,身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男人……
正是從這些男人嘴裡,人們發現了阮小玉的難言之隱,也終於明白了當初她嫁給林成靜的理由。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原來這阮小玉雖然生的玲瓏,人也精明,卻有一個致命缺陷——天生禿頭。
難怪她從來不去理發店,難怪她的發型多年不變,難怪她時而裹著頭巾,難怪她會嫁給林和尚的兒子林成靜……
想想也是,細長雪白的脖子,支撐著那麼一顆光溜溜的腦袋,任她再窈窕的身姿,再如花的容貌,也都糟踐了……
說起來,這也是阮小玉一輩子的遺憾和執念。
從小到大,因為禿頭她受儘小夥伴的冷眼和嘲笑。甚至有人說她是天生的尼姑命,一輩子都嫁不出去。
女孩子,哪個不愛美?
為了生發她想儘了各種辦法,不管是側柏葉泡水,還是何首烏洗頭,醋泡的黑豆吃到吐,泡酒的生薑把頭皮都擦爛了,也沒能生出一根頭發。
死了生發的心,阮小玉隻能另想它法。
學做女紅的年紀裡,彆的女娃都在納鞋底、織毛衣,隻有她窩在家裡用黑色絲線鉤織發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