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月,林彩衣終於能出門了。
如果說每個孩子和父母之間注定要有一場戰爭,那麼這場戰爭,沒有輸贏,隻有妥協。
最終,阮小玉這個母親還是妥協了。
雖然她知道,彩衣到鎮上理發店做學徒,肯定會和裴嘉鬆有聯係,但她也管不了了。
彩衣是個大活人,不是個物件,她沒辦法把她一直關在家裡。
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的聯係,自以為情比金堅,倒不如放開手,讓她自己去碰釘子。
隻能讓她自己死心了,她才能回頭。
至於裴家在鎮上開錄像廳的事,阮小玉一清二楚。
其實在阮小玉的心裡,她還是很欣賞裴嘉鬆的,這孩子身上有他爹的影子。
但他不是彩衣的良配,彩衣根本拿捏不住他。
不過,如果彩衣真的能夠拿下裴嘉鬆,這個女婿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
當然,這還得看裴家父母的態度……
總之,阮小玉心情複雜的放開了手。
——
二月初一這天,阮小玉帶著彩衣來到鎮上,去麗人理發店找二嬸收她做學徒。
說來這二嬸本就是鎮上的人,她雖然嫁進了林家灣,也沒怎麼在村裡待過,一直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叫“麗人”的理發店。
說來,鎮上理發店大大小小也有七八家,唯有麗人理發店經久不衰,全都靠著二嬸的功勞。
二嬸從小生在鎮上,為人熱情,能說會道,手藝也好。
來店裡理發的幾乎都是周邊的老顧客,她也對每個老顧客喜歡的發型了如指掌。
老顧客上門理發,就像是串門,隨意輕鬆,聊聊家常,沒帶錢的甚至可以記賬。
所以人們都愛來這裡。
當然,二嬸除了一手剪發的好手藝,淨麵刮臉更是拿手。
要知道,男人們的胡茬很硬,農村人的皮膚更是粗糙,曬的黑紅,大部分男人的胡茬都很難刮的乾淨。
但二嬸就有本領讓刮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既刮的乾乾淨淨,又讓人舒舒服服。
所以,麗人理發店的生意一直不錯,年輕人、年老人都有過來的理由。
趕上過年過節,甚至還要排很長的隊。所以二嬸忙的很少回林家灣……
也正因為二嬸沒怎麼在村裡待,所以很少嚼舌頭,關於阮小玉的那些流言她多少聽過一些,卻很少參與,所以阮小玉和她的關係還可以。
過年過節,兩人在村上碰了麵,也會客氣的打招呼,親熱的說上幾句。
阮小玉沒頭發,自然沒去過理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