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選擇的結果,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我後來在貓膩的小說《擇天記》裡看到,這樣一個題目。
有的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有的人說,能力決定命運,也許選擇最重要吧。當然,有人說選擇是性格和能力等最後的綜合體,也許吧。
很快就到了,國慶節,放假了。
我們的放假幾天,無非是走親訪友。
我們一般第一天去我父母家裡,吃個飯,晃一圈。
第二天,在我父母家,我爸總是喜歡帶著我兒子去逛街。去各種商超,蘇寧、百聯等等吧。
現在,兒子已經蠻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就變成他主導我爸了,今天去哪裡吃點啥,去逛點啥。
我爸總是樂此不疲的開著他的電動車,和他到處逛逛。
有時候,我兒子也會和我媽出去,我媽出去也是基本聽他的,他想吃啥就吃啥。
所以,自己的子女還是自己帶比較好,交給長輩容易寵溺。
人年紀變大了,也許變得更加和善,也更希望有人陪伴了。
像我這一輩,因為在外麵的社交和閱曆,多少和父母還有有認識上的代溝。父母很多的說法,我們不認同,我們的做法他們也不認同。
所以,他們也許和第三代溝通,可能更加順暢,他們的經驗和閱曆對於我兒子他們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和老婆,無非呆在父母家看看電視,有時候也去百聯逛逛啊。
隨著,電商的興起,去超市的人慢慢會變少,這時候,還不算顯著,後來的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很多的產業結構。
當時,去逛街,看看這也蠻好,那也蠻好,就是感覺價格太貴了。
我們已經經常在淘寶上買東西,當時還有一號店等,某多多還沒有開場。
在商場裡購物,有購物的樂趣,現在想起來,肯定要比在網上購物更加讓人來的,舒服和開心,雖然累一點。
所有的東西,都能看得見和摸得著。
但是,最後還是價格打敗了所有的一切啊。經濟作用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日常生活。
好像,全世界大多數男的不喜歡逛街。
男的大多數,都是看好目標,過去試了下,買了就走了,不高興去挑來挑去,也不喜歡在衣服的各種細節上糾結,差不多就可以。
大多數女的,就喜歡在不同衣服店裡逛來逛去,她們也許更享受這個過程吧。
最後千挑萬選,結果還是不滿意,總有遺憾吧。
有時候,在逛街,我和兒子就跑去彆的地方玩了。
兒子呢,喜歡吃吃喝喝,哪裡有甜品,哪裡有好吃的,就特彆感興趣。
這時候的他還有點胖,我兒子的臉很正常,腿粗手也粗,吃的多啊。
我老爸做好吃的菜,經常一吃三碗飯,當然是一般的小碗。
我媽有一次燒紅燒肉醬蛋,他一口氣吃了六個。我老婆回來,還把我媽說了一頓,再好吃也有個度啊。
我爸媽,每次都還是會做好多菜,等我們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