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的美食都代表一個地方的特色,都有她的曆史和文化在其中。
我們體會了美食,也就體會了當地的曆史文化。
美食、景點和手工藝品,都融合在一起就變成了,當地所有的一切,如果隻體會一樣,這樣的旅程不完美啊。
現在,交通便利了,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變得密切了,尤其是食物變得更加融合了,讓我們也許很難在分清本來的的味道。
我們一群人,就開始吃火鍋了。
標準成都風味的火鍋,口味那個重啊。
菜式裡麵也多是豬的內臟,通過這樣的辛辣的味道,才能去掉本來食材的腥氣吧。
大口喝酒,一筷子,一筷子夾著肉。
這裡吃火鍋的時候,吃牛羊肉不是特彆的流行,主要是黃喉、牛百葉和耗兒魚,這樣奇奇怪怪的東西。
點心也基本是糍粑比較多,後來我在上海的很多川式火鍋店裡,也吃過糍粑,味道總感覺和這裡不同。
四川地區還有一種食物叫抄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餛飩。
餛飩在全國有好多種叫法,北方和江浙滬一帶都叫餛飩,不過北方水餃吃的比較多。湖北把餛飩稱為水餃或者包麵,安徽地區叫包袱,川渝一帶叫抄手,福建叫扁肉,港澳一般叫雲吞啊,台灣叫扁食。
我吃過幾個四川的抄手,我感覺還是和我們家鄉的雲吞有很大不同的。
抄手普遍的餡都比較少,整個抄手都感覺平平的,沒有餛飩那種飽滿和立體的感覺。
成都有個名菜就叫紅油抄手,其實就是辣辣的湯。我們餛飩的湯,一般是清湯,骨頭湯,或者是蝦皮紫菜湯之類。
而且餛飩我們一般有大餛飩和小餛飩,就完全是兩個類型,這裡也沒看見有類似的分彆。
可能是餡太少的緣故,整個抄手就感覺是在吃皮子,就不好吃了。還不如北方的麵魚之類,純粹吃麵食啊。
火鍋配啤酒是個不錯的選擇,火鍋的滾燙,配上啤酒的涼快,再上火鍋的菜的種類的多樣性,從蔬菜到內臟,都可以選擇,一般點菜你就要考慮很多。
而且這些菜也不會變冷了,很多炒菜,剛上來是一個味道,過了一會就變味道了。
老朱他們吃的很開心,轉頭對海波說:“終於吃上一頓正宗的成都火鍋了,一個字爽啊。”
小劉說:“爽是爽啊,就是辣的吃不消啊。”
王想說:“習慣就好了。”
老朱說:“大家一起走一個。”
我們一起把杯子舉起來,乾了一杯啊。
老朱說:“喝了啤酒就好多了吧。”
我對老朱說:“你彆光自己喝,黃經理和海波你也去敬一下啊。”
老朱說:“要的。”拿著酒杯就過去了。
後麵其他人,也紛跟著過去敬酒了。
一會海報和小輝,也過來敬酒了。
那邊女同事一桌也跑來了,敬酒,場麵一下子熱鬨起來了啊。
一群人,有幾個坐著,有幾個站著勾肩搭背的,還有幾個在一邊耳語的。
這時候,樓上的桌子也差不多全滿了,都是人來人往,喝酒聊天的,這就是常說的煙火氣啊。
我們正聊著,俞總來了,對我們說:“你們這麼熱鬨,我來湊下熱鬨啊。”
老朱一看見俞總,馬上從旁邊拿了杯子倒滿了啤酒,遞給了俞總說:“俞總我們等你好久了,來乾一杯啊。”俞總也是北方人,很豪爽,一口氣就乾了。
老朱看見俞總旁邊還跟了一個人,說:“林老師,我也敬你一杯。”拿了一杯酒給她。
林老師是俞總的老婆,也是公司的。
然後很多人,又跑去敬酒,有的人和俞總比較熟悉,有的人和林老師比較熟悉,就互相聊了起來。
林老師經常在總公司裡待著接觸比較多,俞總常年在外地我接觸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