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曆史上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和煙台一樣都是東夷人的聚居地。
因為的曆史悠久,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等。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建成了山東地區第二大城市即墨,“即墨故城”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城市遺跡。
中國最早的一次出海遠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徐福東渡”,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先有即墨,而後有青島,一度青島還是歸即墨管轄。
1897年,德國出兵強占膠州灣,把青島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這時的青島發生了大轉折。
青島也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有八大關風景區、棧橋和嶗山等著名景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等一些水上項目也是在在青島舉行。
青島的大紅腸、嶗山綠茶、青島鍋貼和青島大包,也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我和青島分公司的負責人,從辦公室出來,一起走出了寫字樓。
他和我一起說著家鄉話,雖然我們的由於地區不同,鄉音有所差異,通過鄉音溝通還是更加直接。
我們聊了下,他在這邊的生活,一個人在異地總有許多不便。
我們一會去了海鮮市場,他買到了點螃蟹和其他的海鮮。
拿著海鮮,我們到了離市場很近的小飯店,他把這些海鮮交給了飯店的服務員。
我們找了一張桌子坐下。
他說:“這裡的海鮮和啤酒是兩大特色。旁邊是海鮮市場,在裡麵買了海鮮,又新鮮又便宜。買好了到這邊旁邊的小飯店,一加工,每個菜加工費10元,再點一點毛豆花生啥冷菜,點一點啤酒,爽的很。”
我說:“這兒就和上海銅川路差不多啦。”
他說:“是的,模式和銅川路一樣,不過這裡海鮮更新鮮,也更便宜啊,實惠多了。”
我說:“你在這裡的小日子過得蠻好啊。你每周來吧。”
他說:“也要看季節,春秋的海鮮的當季,肥美好吃,我們基本每周來,各地來了人我也帶他們來嘗嘗。夏天和冬天就來的很少。夏天還好,因為要休漁期,海鮮種類少很多,貴不少,偶爾來喝喝啤酒。夏天,主要去市內吃燒烤和小龍蝦啊。”
我說:“這裡總體物價,應該還是蠻低的吧?”
他說:“比上海肯定不好比,比應該和蘇州啥的差不多,反正蠻宜居的,冬天靠近海邊,感覺更冷一點啊。”
我問他:“你多久回家一次啊?”
他說:“基本一個月一次吧,有事也不定,總公司有事我就回去,順帶住幾天。”
我說:“一個人在這裡蠻苦吧?”
他說:“還行吧。”
這時服務員拿了幾個冷菜上來,花生毛豆,還有個涼拌海蜇等。
他對服務員說:“來兩紮啤酒。”
他對我:“吃啊。”
我拿起這筷子吃了下,味道還行,全國各地的味道差不多吧。
一會啤酒就來了,海鮮也慢慢上來了。
我去過很多地方吃海鮮,中國常吃海鮮的無非是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還有海南島。我自己感覺的青島和寧波這裡大海鮮,比南方的海鮮好吃多了,南方的海鮮生活的水域水溫高,生長快,普遍體型更大,但是味道淡一點吧。這個和散養雞速成雞的原理基本類似啊。
當然,南方海鮮的種類更加豐富些,做的菜肴品種也更多些,也會加入一些水果,比如芒果,椰子之類都可以入菜。到了更加南方,馬來西亞、印尼等更加水果普遍入菜和飯。
我和他吃著海鮮,喝著啤酒,雖然進五月了,還是有一點涼的。
我們喝完了每人一紮,他還要給我上,我說不行了,我的酒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