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人都特彆喜歡吃螃蟹。
這個傳統好像自古就有。江南地區水道叢橫,河田密布,為了捕撈水產品提供了便利條件。
上海又地處長江三角洲,河蟹又是著名的產地,有天生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上海文化講究驚喜考究,吃大閘蟹的步驟冗長瑣碎,這與文化氣質相匹配。
上海自十九世紀開埠以後,陽澄湖和崇明的螃蟹就進入了餐桌。
進入21世紀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小汽車在家庭的普及。
在每年9到11月份,上海就流行全家,或者約上三五知己去陽澄湖吃螃蟹。
慢慢的去陽澄湖吃螃蟹,就和每年的清明全家利用掃墓的機會,去郊遊。
慢慢的,去陽澄湖也就變成了商務活動和公司團建的一項基本配置了。
我們幾個在車上先聊著吃螃蟹的文化,還回憶小時候的螃蟹。
我們小時候,都是吃的本地螃蟹,哪裡聽說過陽澄湖啊。
那是螃蟹好像也不貴,一斤大概4毛吧,那時爸爸一個月的工資大概四五十元一個月吧。
早上,爸爸去買菜,有時候會帶回來一串螃蟹。
那時的螃蟹是用稻草紮的的,一串四個或者五個,一大串。
把它們掛在,門口的一個木鉤子上,它們自由的吐著泡泡啊。
等以後螃蟹多的時候,就把螃蟹放在一個鐵桶裡麵,想吃的時候就抓幾個。哪有像現在,又是繩子,又是水瓶。
我們坐在汽車上聊著天,看著窗外的景色。
秋天的景色也許是最美的。
就是的路上的車子有一點多。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這條路上總會有多的車子,上海確實有很多人都喜歡去陽澄湖逛逛。
上海人比較喜歡吃螃蟹,這個也是事實。更加主要我覺得,上海自己的旅遊景點不多,隻要都是人文景點多一點。通過去陽澄湖享受下自然的景色。
陽澄湖附近有很多山莊,吃住玩一體的。
這次,我們找的也是這樣的莊園。
老陸說:“現在,陽澄湖周邊山莊每年這個時候取得的人太多了。都要提前很久才能定到。”
老李說:“現在,每年去那裡的人確實很多,有很多人在這幾個月裡要去好多次。”
老陸說:“是啊,老朱已經去過一次了,這次是第二次了,上次去是商務應酬吧。”
我說:“有幾年,我也連續去了幾次,去多了也感覺沒啥意思。”
小江說:“在上海來說,去的最多就是蘇州和杭州,上海人最幸福啦,離天堂最近啊。”
老李說:“我前幾年也總是去,現在也不太愛去了,已經好幾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