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聚會,無非是喝茶、唱歌、喝酒、做遊戲,從古至今,沒有多大的改變。
古人是吟詩作對,今天就是卡拉ok。
酒局的目的大多是交際需要,而真正的酒友聚會反而被周圍的所看不起。
今人常說的酒肉朋友,在古代也未必是貶義詞。
我們以酒會友,是一種多麼高興的事情,喝酒誤事也時有發生。
酒本身沒有錯,喜歡喝酒也沒有錯,隻怪今天的釀酒技術越來越高了,毒素也越來越高了。
古人無數的詩詞文章都是飲酒的產物,酒肯定是好東西。
世人常把煙酒並列為不良嗜好,說香煙堅決不能抽,酒還是可以適量喝一點。
我們江浙這邊,每天喝點啤酒和黃酒的還是有很多人的。魯迅筆下的人物都是和黃酒為伴的。魯迅自己也經常喝一點,也經常組織酒局。
純粹的以酒友為局很好,目的單一,喝酒喝的不累,酒友和棋友一樣也是知音難覓啊。
好酒之人,往往不在乎菜是什麼,酒友也往往一喝就控製不住,就會引發很多不良的後果,引起的彆人的不滿。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喝哪能停的下來。
現在很多組織酒局都是抱著功利的目的,一點不純粹,喝酒還要迎來送往,還要察言觀色,就失去了酒的大部分的意義。
酒本來無好壞,可是因為請的人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酒的。
其實一碟花生米,一盤牛肉,二三知己,喝喝酒,吹吹牛,人生很快意啊。
人生哪有那麼多心眼,累不累啊。
其實在日本有很多小酒館,很多日本男人工作一天,去那邊喝點酒,消除一天的疲勞,甚至發發牢騷,消解心得的煩悶,現在想想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我們的家庭,就要求快點回家,整天野在外麵乾啥呢。
中國都是小飯館,也很少有小酒館。
我們在同事之間定期的相聚,就非常有特色,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就會不喜歡去聚會,年紀越大越喜歡安靜。
酒文化本看來是個很好的文化,和成都這樣的簡餐文化,非常合適的搭配。串串、兔頭、擔擔麵,喝喝小酒,非常好的搭配。
很久以前,我在菜場門口有看見一個擺攤賣菜的老頭,每天幾乎都在那裡擺攤,買賣蔬菜,每天估計也賣不了多少錢。
他們每天中午的午飯就是在旁邊的點心店裡叫一碗素雞麵,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袋的黃酒,就是我們一般用來燒菜的黃酒,一口麵,一口酒,每天也過得很安逸,其實人身本來就很簡單。
我和劉圓圓的同事們,一起吃飯,周邊也都是吃飯的人。
這家飯店也僅僅是中檔消費,人均估計也就五六十元吧,成都很多消費還是比較實惠的。
我們幾個隨意喝點酒,聊聊工作聊聊每個人的生活,談談成都的風俗,我覺得這才是喝酒啊。
本來正常的飯局,每個人都要賦予他自己的意義。
我覺得成都這個地方感覺還是有點溫暖的,這樣的簡單的生活,也許更容易讓人滿足。
我們吃完飯,就散夥了。
我和劉圓圓等同事告彆,明天我們還會去他們那裡的。
我自己問過了他們我回賓館的路線。
一個人慢慢的在路邊走了一會,剛喝過一點酒,臉上有點紅紅的,發燙,我就一個沿著馬路隨意的逛逛。
路邊有很多小飯店,裡麵有蠻多人,在吃飯。也有一些小麵館,有人吃麵。還有很多小超市,買東西的人不少。
我這時拿起了手機給小姑娘打了個電話。
我撥通了號碼,一會她就接了:“你好,哪位?”
我說:“你猜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