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江蘇的交界處的地方有一個湖叫澱山湖。
澱山湖自古是太湖的一部分,後來地質的演化,澱山湖逐漸從太湖裡分開,但是仍然和太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北宋時,在湖中有座澱山,該湖因此而得名。
後來隨著泥沙淤積,澱山湖的麵積越來越小了,最後湖中的澱山與陸地連成一片了。
今天澱山依然存在,隻不過已經變得很矮小的土丘了,海拔隻有18米了。今天位於朱家角的西南部的澱山湖畔。
在澱山湖畔有一座古鎮,叫朱家角。從唐朝開始就有了村落,宋元以後的逐漸繁盛了。
朱家角古稱“珠裡”,這個名稱沿用了幾百年,後來隨著方言,到民國時被定名為朱家角。
朱家角的湖對岸是另一座古鎮周莊。
我們這次的開會就放在朱家角。
上海本地有很多古鎮,七寶、楓涇、南翔等。
七寶因為離得近去過很多次。
南翔離我家鄉很遠,上次還是上高中的時候組織出遊的時候去的,那裡比較有名的是小籠。
楓涇以拉絲出名,離我家也算不太遠,偶爾會去。
朱家角上次去也是讀書的時候,好像是初中的時候。那次是去大觀園和青浦有個國防教育基地,順帶去古鎮逛了一圈。
這次我們開會是定在朱家角旁邊的一個山莊裡。
這個山莊也是緊靠著澱山湖。
我和沈奇、小衛比其他人提前一天到了山莊裡,提前做些會務的準備工作。
沈奇把很多的開會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我們讓公司安排了車輛把我們運送到了那裡。
我們是提前一天下午到了,下午把很多小東西都搬到了我和沈奇住的房間裡,準備第二天上午再搬過去。
把一些大件的東西,我們就直接搬到了會場裡。
我和沈奇就負責把搬運東西,小衛就在會場裡按照要求把各種東西放放整齊,規整到位。
其實活也不算多,沒一會就乾完了。
我一看時間差不多四點多了,說:“準備收工,去古鎮上逛逛。”
小衛說:“張總的要求高,而且她估計明天一早就來了。”
我說:“我們做的未必符合她的心意,她還是回來安排了,我們明天接著乾。”
我們先回到住宿的地方稍微休息了一會。
到了五點,我們三個就出發去古鎮了。
出了這個山莊的門口,斜對麵不遠處就是古鎮的一個入口。
我問他們:“想吃啥?”
沈奇說:“隨便。”
小衛說:“這裡菜也是上海菜,隨便找家小飯店吃點就是啦。”
我說:“這裡農家菜應該比較好吧。”
我們進了古鎮東逛逛西看看,和其他古鎮也差不多。
我們在街上看見有賣海棠糕和油墩子了,我就問:“你們要吃哪個?”
小衛說:“海棠糕吧,油墩子哪裡都有。”
油墩子在我們那裡叫蘿卜絲餅。
我就買了三塊海棠糕。
我們走了一會,又看見賣粽子的,問小衛:“要吃粽子哇?”
她說:“這個粽子下去晚飯都彆吃了。”
我們逛了一會很快把一條街逛完了,就看看哪裡有小飯店,找一家吃飯。
我們找了一家小飯店進去點幾個菜,無非是白斬雞、河蝦、白絲魚、毛豆還有幾個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