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小吏為求攀附權貴、中飽私囊,也跟著對百姓層層壓榨,賦稅一加再加,徭役沒完沒了。
起初百姓尚可咬著牙勉力支撐,到後頭,實在是榨無可榨。
土地兼並跟那惡狼搶食似的,致使無數農人沒了立身根基,流離失所;
商戶在苛捐雜稅重負下紛紛破產倒閉,市麵蕭條冷落;
工匠丟了飯碗,手藝難以為繼。盛世崩塌,餓殍遍野,民怨沸騰,恰似乾柴烈火,一點就著,終致烽火四起。
王朝在百姓的血淚與怒火中轟然坍塌,隻留滿目瘡痍,後世之人前來憑吊,也唯有歎息罷了。
但咱這大名府,偏就不認命!寶玉與熙鳳跟連體人兒似的,攜手並肩,日夜操勞,一刻不得閒。
他倆親自巡查街巷,哪家有難處,百姓有啥訴求,都一一記在心裡。
軍民齊心,那場麵更是感人,士兵們“哐當”一聲扔了刀槍,抄起工具,跟百姓一塊兒搬磚弄瓦,同築家園。
城牆上,磚石在軍民的汗水裡穩穩重砌,每一塊都飽含著重生希望;
田野間,禾苗於眾人期許中茁壯成長,抽穗拔節,似在奏響豐年樂章;
集市內,吆喝聲伴著公平交易的歡笑,此起彼伏,熱熱鬨鬨。
數月過去,大名府城牆高聳入雲,堅不可摧,街巷熙熙攘攘。
人來人往,學堂書聲琅琅,孩童們稚氣誦讀。
一幅太平盛世之景在這亂世之中倔強崛起,仿若世外桃源,成了四方流民心心念念的歸處。
也為梁山軍未來大業築牢了堅實根基,光芒熠熠,照亮前行之路,往後還不知有多少傳奇等著上演呢!
賈寶玉與王熙鳳接管大名府後,心裡跟明鏡似的,深知腐敗乃治亂興衰關鍵命門。
決意以雷霆萬鈞之勢,使出鐵腕手段、革新妙策,狠狠整治這積弊沉屙。
寶玉率先發力,於大名府衙內搗鼓起個新鮮玩意兒——設立“廉政衙”。
這可不得了,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
哪怕是寒門陋室走出來的,隻要有才學、德行過關,照單全收。
從軍中精心挑揀那些正直果敢、眼裡揉不得沙子的熱血將士。
從大名府大力招攬飽學清廉、心懷蒼生的書生墨客,組成一支精銳監察隊伍。
賦予他們獨立查案、彈劾官員的大權,直屬於府尹管轄。
卻超脫常規官場糾葛泥潭,無需層層請示彙報。
隻要聽聞風吹草動,有貪腐線索,立馬就能風聞奏事,一經查實,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他還大刀闊斧重塑官場薪俸體係,把往昔那微薄得可憐,逼得官吏不得不尋租陋規、撈點油水的弊端給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