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氣氛再度嚴肅了起來。
上一次的消息已經讓明堂上的天子憤怒不已,敲打貶謫了一大批官員之後,有命三司聯手務必在太子回京前查出幕後的推手。可如今線索還沒明晰呢,眾人最為關注的太子竟然又失蹤了。
朝堂的眾人頓時人心惶惶,排排站的立在輝煌的大殿上,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可並不是不說話就能逃脫處罰的。
坐立不安的天子再度站起身來,將手中的急信重重砸到靜默的大臣中間,嗬斥道:“這就是你們班的好差事!幕後黑手沒能揪出來不說,反倒還泄露了太子的行蹤!”
負責牽頭的幾個忠臣挨個上前跪了下來,請罪道:“是臣等無能!”
“無能?一句無能就能推脫了嗎?”
憤怒的天子再度暴起,將麵前的密信奏則劈了啪啦的甩了一地。
堂下的大臣們又都齊刷刷的跪成了一片,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見他們裝死,堂上的天子越發憤怒。又點了幾個重臣問責之後,一怒之下竟然有了奪官去爵的想法。
這個懲處過於嚴重,若是真下了這個命令,定會引起官員內部的動蕩。這下,朝中的老臣們可都坐不住了。
最先出麵的是三朝閣老,也是當今太子三師之首的沈老閣老。
沈老閣老年逾七十,本於去歲就已經要上書乞骸骨。若不是太子還在外遊曆,恐怕他早就退位離京,並將手中的關係移交給自家的孫子沈白手上了。
沈閣老年歲最長,在當今麵前又頗有情麵。見他起身站出來,天子也不得不賣他幾分情麵,強壓著怒火叫他開口。
沈閣老年老體衰,說起話來又慢又緩。說的慢就算了,偏他還是個極有文采老儒生。說起話來引經據典,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求情就硬生生的說了一炷香的時間。
頭頂上的天子已經累的站不住,尋了個說話的空隙又自然而然地坐回了原位。
天子雖聽進去了他的話,奪官的想法是暫時沒有了,可後麵提出的另一個觀點卻堅決不同意。
沈閣老說:“西北邊境往來複雜,內裡的奸細也十有八九和他們逃不脫關係。如今大齊兵強馬壯,陛下也正值盛年,哪怕是打起來,西川的贏麵也不大。如今西川又剛還了新主,正是朝廷不穩的時候,按理來說,西川今年是不該有刺殺的想法的。但轉念一想,或許正是因為無從下手,他們才費儘心機地安插眼線尋找機會,又剛好得知太子遊離的邊城,所以才下了狠力氣,試圖暗殺太子來讓您傷心。若您傷懷過盛而無心治理,從而造成朝堂動蕩,那麼他們就剛好能趁虛而入,攻下邊城來要挾您和他談判。”
天子沒說話,也許是他的心中也有這個顧慮。
沈閣老又繼續說道:“自開年以來,朝中的大事一件接著一件,老臣我雖不理事,卻也能懂陛下的辛勞。禦書房的幾位皇子也漸漸長大了,陛下不妨放手一些,教這幾位長成了的皇子們先試著料理一些朝中的小事,一則是給他們一個曆練的機會,二則也是告訴那些彆有異心之人,您的江山十分穩固後繼有人,叫他們少打太子的注意。”
高坐在上的天子怒極反笑,叫了一聲:“沈閣老!您這話的意思是叫他們少打太子的主意呢?還是告訴他們快點弄死太子好叫他們主子上位?”
沈閣老震驚無比,義正言辭道:“老臣絕無此意!”
天子不給他機會辯解,繼續說道:“您是真的年紀大了,若是沒人在您背後提醒,我不信你會說出這種昏了頭的話。”
沈閣老這下知道自己真的說錯了話,顫顫巍巍的就要跪下來請罪。
天子連忙叫左右的小內侍將他扶起來帶到一邊上,又再度起身麵向下方,厲聲道:“我不管你們對朕的這位太子是什麼看法,也不管你們私底下是投靠了那位皇子。朕先把話撂在這兒,太子是我看中的太子,也是元後嫡出,最有資格繼承大統的皇子。隻要朕還一天立在這兒,太子之位就不會輕易更改。”
天子的這番話可算是給太子一脈的人喂了顆定心丸。
其他的人心思各異,麵上卻都偽裝的極好,放眼望去都是一副恭敬虔誠,絕不質疑的神色。
見他們都收回了心思,天子又最後說了一句,“禦書房的幾位皇子課業都還差著火候,辦差?他們還差著好幾年呢!”
肅穆的早朝以天子的這句話結了尾。散朝之後,付侍郎拒絕了其他同僚的邀請,以家中有事無人料理的借口匆忙回了家。
回家以後,付侍郎又再度紮進書房,並吩咐著付如鶴去將付二郎叫過來。
付如鶴知道他們倆又要討論朝廷裡的大事了。他將親爹帶進書房後又厚著臉皮來了下來,言說道:“大哥不在,我自然要效仿他平日裡的做法,你們以前談事可都是沒背著他的。”
付二郎對自家兒子可沒這麼客氣,直接驅趕道:“去去去!你還能跟你大哥比,腦子不靈光不說,嘴上還沒個把門兒的。出去自己玩兒吧,大人的事兒你少打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