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芝站在虎頭村的村外,認真感受了好一會這些讓她有些意外的金色光點。
好消息:除了顏色稍淡些,這些光點她同樣能作為成技能電量使用。
壞消息:這貌似是個一錘子買賣。
楊家村的村民因為所有人都十分信仰林安芝,所以楊家村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村民在給林安芝持續充電。
姚家村等其他親眼見證過林安芝施法的村民們也是。
雖然村民們因為信仰程度不同,充電質量和速度有所區彆,但都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這也是林安芝每休息兩三天就能繼續出外勤的原因。
隻要有這些一直信仰她的村民存在,她的電量就會不停地慢慢增加。
但虎頭村飄出這些金色光點在沒入自己身體後,林安芝很明顯感覺到她和這些光點的主人並沒有建立什麼聯係,也幾乎感受不到這些光點的來源。
那些真心感謝信仰自己的村民,甚至大毛二毛的貓媽,他們給出的金色光點,就算林安芝用掉,那份曾經留下的聯係也依舊存在。
想著虎頭村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也不知道此刻的雨水是自己叫來的,林安芝覺得這些光點大概率就是一次性的。
想明白怎麼回事的林安芝十分高興。
能賺一筆是一筆,這意味著她以後就算再去當雷鋒,也不用擔心是白做工了!
把哭著說要給自己每天燒香磕頭的父女倆勸回村,林安芝想著今天既然已經來到了鎮子邊上,就心血來潮地跟爹娘提出想去鎮上看一看。
林安芝對黃水鎮的印象隻停留在去過兩次的衛生院,所以她對這個時代城鎮的真實模樣十分好奇。
坐上牛車又走了半個小時,一家三口順利來到了黃水鎮。
走進鎮子,林安芝發現街上的建築明顯變多。
臨街的二層小樓一座接一座,很多都是磚房結構,看著很新,估計都是這幾年新蓋的,但不是臨街的地方,那些屋子的材質就和村裡的差不多,都是土坯房,茅草屋頂,籬笆院。
不約而同的是林安芝遇到的所有人都是一臉菜色,滿眼的焦慮。
瞎轉了一圈,林安芝又提出想去供銷社看看。
林大平和謝秀蘭對閨女向來百依百順,當即抱著閨女換了個方向。
黃水鎮的供銷社門頭是一個大大的五角星,五角星上麵寫著“為人民服務”,門的兩側左右分彆寫著“發展經濟”和“保障供給”。
黃水鎮的這個供銷社看著大概有六七十平,跟現代社會的一個小便利店差不多大小。
裡麵的櫃台也不多,隻有七八個,米麵糧油,肉類蔬菜,煙酒糖茶,布匹衣服,日用雜貨……
不少櫃台上都還擺著造型複古的鐵秤和算盤。
但林安芝看了一圈都沒發現有什麼收音機,二八大扛之類稍微“現代化”點的物資。
林安芝有些好奇地詢問林大平和謝秀蘭,得到的回答卻是,“這些稀罕東西供銷社可能兩三個月才會進上一兩個,而且都是剛擺上就被人買走…”
林大平和謝秀蘭夫妻倆甚至還有好多人至今都還沒見過林安芝口中說的收音機長什麼樣子,隻是聽彆人說起過供銷社曾經賣過這種稀罕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