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招呼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媽從窗口把她的孩子和行李都運送上車後,目光重新回到車廂外的林安芝發現了一個十分顯眼的人。
一團混在各種灰撲撲霧光的耀眼白影。
林安芝頗為驚奇地看向那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
男人很瘦,胡子拉碴,一米七左右,在已經步入深秋的十一月份,卻穿著一身袖口領口都有些臟兮兮的單衣。
林安芝觀察了片刻後,有些了然地微微點了點頭。
原來是位教書育人的老師。
怪不得身上散發的是和周圍人截然不同的白光。
出身知識分子家庭,自己是花國第一批大學生,卻能在畢業分配誌願書上寫下,“我願投身最艱苦之地,奔赴祖國最需要之處”。
也怪不得身上的白光如此明亮。
林安芝又看了眼那斜靠在椅背上跟旁邊人閒聊的開朗男人,轉頭讓坐在自己對麵的齊卓把人領過來。
這人心挺大。
腳都扭傷了,上車後也不跟彆人搶座位,就隨便找個地方靠著跟人聊起來了。
穿著打扮都有些邋遢的男人很快笑眯眯勾著肩膀和齊卓一瘸一拐走了過來。
齊卓的表情十分自然,“哎,原同誌你跟我一個朋友長的真的可像了,沒想到是認錯了……
相逢即是有緣,你這都受傷了,怎麼還能一直站著……我跟我哥坐一起呢,正好咱們三個都瘦,來,擠擠一起坐著聊天來……”
胡子拉碴,頭發也有些過長的男人沒有忸怩,笑著再三衝齊卓道過謝後坐到了林安芝斜對麵。
男人性格很外向,也很健談,沒一會,就和身邊的齊卓陳平樂嗬嗬聊了起來。
林安芝也從對麵三人的聊天中得知了男人的更多具體信息。
男人姓原,全名原盛安。五三年從大城市的農學院畢業,就被分配到了福南省一個偏僻鎮子上的農校當老師。
然後就是因為去年開始的旱災,學校的全體師生們了幫助受災群眾,準備響應上邊號召,集體下農村,幫助農民共同勞作,一起對抗饑荒。
但沒想到大家剛去農村乾了沒幾天活,乾旱了好久的地裡竟然突然下雨了……
雨水澆透了乾涸的土地,給人們帶來了久違的希望。
緊接著,上麵又給運來了不少救濟糧,據說還帶來了特彆厲害的糧食種子和肥料。
壓在眾人身上許久的乾旱,饑荒,就這麼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裡慢慢全部消失不見。
原盛安也很快回到了鎮上的農校繼續教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