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後小鬆天皇的船隻在大海之上失蹤了,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人們想起這件事情已經是幾天之後了,因為分銀子才是現在東瀛的貴族高官們最在乎的事情。
東瀛的高官們聚集大田市,都去了一趟石見銀山,看到了那茫茫多的銀礦,如同隨意開采的石頭一樣運出來,沒有人會不相信朱瞻墡的話,這裡藏著一座巨大的銀山。
南海艦隊第二蒸汽母艦戰鬥群抵達大田市,蒸汽母艦艦隊十餘艘戰艦上浩浩蕩蕩抵四千人全副武裝的大明士兵,以及坦克等裝備,加上之前的到的將士,大田市差不多有一萬人大明軍隊,且都是裝備精良。
東瀛這樣的地方,就算是作為將軍的足利義教短時間內要召集萬人部隊都很困難,但是大明跨海運抵卻比他召集還來的快。
當然朱瞻墡安撫著他,這些部隊怎麼會對東瀛動手呢,隻是為了保護銀礦的安全,畢竟這麼大的銀礦,將軍也不想看到為了銀礦大打出手的情況吧。
利益要分給他們是為了讓東瀛局勢穩定下來,轉移矛盾,避免東瀛成為戰場,大明得不斷的輸送兵力,畢竟現在北方草原已經亂了,二叔那邊也沒解決好。
但是在分利益的同時也得讓他們明白,這片大海之上,到底是誰說了算,隻是大田市是大明的租界,石見銀山在租界之內,受到大明的管轄。
朱瞻墡強勢的示威行為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滿,不過大部分人都默不作聲。
因為大明的強大,因為銀礦可以分自己一份,於利益和局勢分析顯然是默不作聲對於他們更為有利。
當所有人都因為利益沉默的時候,你的清醒就顯得有那麼一點不懂事了。
朱瞻墡聯合足利義教驅逐了幾位不滿的東瀛貴族,然後一群人其樂融融的開始商量分銀礦的事情。
大致的方案朱瞻墡早就已經想好了,忝皇的位置也從未想過讓朱允炆來做,而是早就和足利義教商量好了立一位年幼的稱光天皇孩子為忝皇。
但是朱瞻墡並不急於公布方案,而是讓這群人沉浸在分銀礦的喜悅中去,連續幾天都在商量方案,大家都希望去多分一點,這也就讓人們沒有時間去想那消失在大海之上的後小鬆忝皇,漸漸的遺忘。
足利義教此時最需要朱瞻墡的支持,所以就算他身邊的幕僚謀士認為大明會侵害東瀛,但是對於足利義教個人而言,跟朱瞻墡一起絕對是大大的有利。
他不是野心家,更沒有宏大的理想抱負,所以他可以成為東瀛有史以來最富有,生活的最滋潤的將軍。
那些因為被不守朱瞻墡的規矩被驅逐出大田市的貴族憤憤不平,這就聚集在一起要找朱瞻墡的麻煩,但是兩天後的一件事情讓他們再也沒有了任何與朱瞻墡對抗的心思。
因為朱瞻墡公布了東瀛基礎發展基金。
東瀛基礎發展基金一公布,東瀛舉國震驚,東瀛的百姓們可沒想過天上能掉下這麼大的一個餡餅,正正經經的砸在自己的頭上。
當然東瀛的貴族和高官們紛紛反對這個基金的成立,但是這種東西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要麼就不要去打開,一旦打開了,就彆想著合上。
東瀛的百姓們在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欣喜,這時候如果有人說要取消這個基金,那就是全部東瀛人民的敵人,就算是將軍也給你掀翻咯。
用東瀛的銀子籠絡東瀛的人心,當然朱瞻墡不可能真的給東瀛所有人都分到這筆錢,不然他不就真的做聖人了。
想要分到東瀛基礎發展基金有以下幾個條件。
一:不是以人為單位,而是以戶為單位,現在的每一戶若將來分家成為兩戶,不會增加分發總額而是分為兩份分發。
二:以鄉為單位一次性統計戶數,以後不額外增加分發總戶數,分家後為二級戶。
三:任何一戶中有違法犯罪之人,將會取消分發資格,多餘部分平分給其他戶。
四:凡家中有倭寇海盜者,三族之內皆取消資格,若抓捕倭寇海盜上交者可免除。
四條基礎規定,前兩天等於將東瀛基礎發展基金設定成類似推恩令的效果,每一戶的兄弟和和睦睦大家分家之後各分一半很合理吧。
是啊很合理但是就人心的貪婪而言,誰都不想被分走一半,特彆是現在這個長子繼承製的社會,東瀛和大明一樣,理論上都是長子繼承爵位財富,但是現在次子甚至更小的孩子也有了繼承權,他們必然不會放棄這份財富。
彆小看了這份財富,這可是挖銀礦的財富,對於那些底層的百姓來說這份錢,甚至是他們一年收入的總和。
長此以往,可以激化東瀛每一個家庭的矛盾,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出效果,但是過個五年十年,那些要分家立戶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矛盾就會越來越激烈,將經濟矛盾下放到每一戶,讓其成為常態將東瀛拖入泥沼之中。
後麵兩條也很合理,倭寇海盜打之不儘,但是東瀛的百姓接下來為了和海盜劃清界限,一定會不斷的舉報自己知道的海盜之流,而且取消一戶其他人就多一份,那麼打小報告的人就會更多了。
躺在銀山上賺錢的國家,也將失去奮鬥力。
東瀛的貴族們就更彆說了,你要躺著賺錢你怎麼過日子?吃喝女票賭,人之常情,有清醒者也會被奢靡之風完全的掩蓋。
疲國之策絕非一日之事。
要讓這個國家失去奮鬥精神,讓這個民族失去戰鬥力。
而現在的大田市仍是其樂融融,足利義教和天皇家族領到了一大部分的受益,其他的貴族分則是爭搶的不行,朱瞻墡並未設置任何的門檻,而是由東瀛的貴族們自己公投決定幾大貴族家族的占比,
所有他們的在縱橫捭闔,也是展示他們自己交際能力和利益交換能力的時候了。
第(1/3)頁
第(2/3)頁
這就是在一些經濟學課程上的沙盤模擬遊戲,他們沉浸其中玩的不亦樂乎,似乎早就將稱光忝皇,足利義持的死忘在腦後了,好幾天沒消息的後小鬆忝皇更是好像不存在一樣。
朱瞻墡悠閒的躺在溫暖的房子內,他這兩天空的很,任由東瀛的貴族們在爭鬥,自己這是坐山觀虎鬥。
李顯予在小院子內熬了一鍋砂鍋粥,這是她之前跟著朱瞻墡在廣州府的時候學的,她知道朱瞻墡喜歡海鮮粥,便學了許久,煲的特彆好吃。
阿利亞走了過來:“真香,我先嘗嘗。”
李顯予小心翼翼的阻止了她:“艾麗亞姐姐,火候還沒到,等會吧。”
“你們大明人朕將就,一鍋粥還得弄的如此精細。”
“殿下喜歡喝便精細了些。”李顯予帶著淺淺的笑意,阿利亞看著她才明白為什麼朱瞻墡會喜歡她,如此輕柔婉轉的女人,還天生媚骨,靜若處子,動若少婦,怎麼能讓男人不喜歡呢。
不過她嘗試了一下自己學著李顯予的行為,差點把自己惡心吐了,她還是不適合這種輕柔的路子,畢竟長得也不是這種恬澹優雅的模樣,從來也不會撒嬌賣萌。
等到砂鍋粥好了,端入了房內,恰好碰到張先啟來了,張先啟幫著她拿碗進去。
朱瞻墡聞到了海鮮粥的味道,便坐了起來。
李顯予將粥放下,打開了蓋子,香氣撲麵而來:“殿下,東瀛的螃蟹倒是真的非常不錯,蝦也好,熬出來的粥香氣甚為濃鬱。”
李顯予先給朱瞻墡裝了一碗,心急喝不了熱粥,在她裝粥的時候,朱瞻墡先和張先啟聊了起來。
“殿下,陛下來信了,這次不是密信,是聖旨,您自己看吧。”
毫無疑問張先啟知道這是什麼聖旨,朱瞻墡也滿帶笑意的接了過來,打開一看上麵真是朱高熾分封諸王的消息,看到自己這一欄的時候就變得哭笑不得了。
阿利亞和李顯予圍過來看朱瞻墡手上的聖旨。
“哇殿下好厲害啊,居然是大明海王。”
“海王可比什麼其他王都厲害,其他王都是某一個區域的王,殿下可是大明整片大海的王。”李顯予讚賞著陛下的分封可真是到位。
憑空想出來一個海王的名頭,朱瞻墡明白這應該是朱高熾絞儘腦汁了,生怕隻封一個粵王委屈了自己,隻是這名字,國家蓋章認證的海王,這好像不是那麼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