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癡愚兒_大隋:我,楊廣,又苟又穩_思兔閱讀 

第17章 癡愚兒(1 / 2)

對於楊玄感此人,大家的印象都是覺得他是一個極其陰險並且身懷巨大抱負的人,用一個耳熟能詳的人物來作為模板的話,應該是曹操。

史書上寫,楊玄感體貌雄偉,美須髯,喜好讀書,擅長騎射,憑借父親勳勞,授柱國、郢宋二州刺史,遷鴻臚卿、禮部尚書,襲封楚公,聲名過盛,受到楊廣猜忌,在楊廣二次出征高句麗時,楊玄感趁機反叛,屯兵於黎陽。

曆史上的楊玄感是勳貴中第一個叛變的,在楊廣征高句麗時的時候負責督運糧草的他給楊廣把糧斷了,但是大隋國運未儘,楊玄感兵逼洛陽卻兵敗自殺。

關於這樣一個人,他應該是個梟雄,能夠被楊廣所忌憚,其能力也應極其出眾,但是現在在麵前的楊玄感,憨憨傻傻的,仿佛村口地主家的富貴傻兒子。

史書上也寫了,這樣一個人幼時不成器,世人大都認為他癡呆。

人哪有那麼大的反差,不可能從癡呆變成那麼聰明。

隻不過天性聰慧並遲鈍的人,本就開悟的晚些,不是癡傻隻是純性而為罷了,順應天性的多過些日子是極幸運的,某一日若是開悟便是老魚登龍門,白馬生翅。

王陽明五歲仍不會說話,後龍場悟道,知行合一,比肩孔聖人。

愛因斯坦四歲不會說話,七歲不會寫字,但舌頭一吐,物理學便有了路。

所以,少年們啊,彆認為自己愚笨,走慢了一步而已,你對這個世界或許感知遲鈍些,但慢一點並不意味著失敗,人間總有盛景恰逢其時。

看著少年楊玄感呆呆的樣子,楊廣不禁覺得有些好笑,便笑著說:“怎麼隻是來看看本王是否英俊。”

楊玄感篤定的點頭:“是啊,旁人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便想著得自己親眼看看。”

“看完了,還要做什麼?”

“微臣先告退了。”

“回來。”

楊廣將之喊了回來,心有所感然後問:“最近本王遇到了一些疑問,倒是想問問你。”

“殿下您問吧。”

驚奇詫異的楊廣,見他如此信誓旦旦的模樣甚是好奇:“你有把握回答。”

“答肯定是能答,但不一定對。”

“哈哈哈,有趣,最近本王碰到了胡人鬨事,胡人伱知道吧,就是……。”

楊玄感打斷了楊廣:“殿下,我知道什麼是胡人,那些長得奇奇怪怪的就是了。”

“行,這些人在長安城裡麵已經聚集了許多年,甚至有不少在本地結婚生子了,族群規模日益龐大,是社會不穩定因素,而且胡人有野心,隻是因為其存在有不可或缺性,等到移居大興城該怎麼對待他們?”

楊玄感想了想,很快的回答:“上策,全殺了。”

楊廣無奈苦笑:“上千人全殺了?”

“既然殿下擔心,殺了,就沒有後患了。”

“他們是我們與西域溝通的橋梁,少了他們溝通會變得不順暢。”

楊玄感說:“我家修房子的工匠因為偷懶被父親趕出來的,母親說可惜了這工匠手藝極好,但是很快就有新的工匠來了,手藝沒有之前的好,但是也夠用,做事也勤快,隻要有錢賺就一定有人會來做,不一定做得比他們差。”

頗感神奇的看著楊玄感,這小子看似說的不著邊際的話,但是仔細一想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既然你說的是上策,那是否還有中策和下策?”

“有。”

“說。”

“中策,分而治之,將之分散到城內的各處,不讓他們聚集在一起。”

“下策,聚而治之,聚集在一起治理,這個辦法最簡單,但是也最容易讓它們凝聚在一起,我們府上我父親就不讓下人們都住在一個地方,雖然住一起所有事情都方便,分開來住大家每天得分開關係就沒那麼好,做事情反而更加有序,父親說了一群烏糟糟的人,單打獨鬥都是些無能鼠輩,混在一起卻能成烏合之眾,也能做些壞事。”

話語中總是拿自家情況舉例,看起來像是孩童戲言一般,但是道理卻淺顯易懂。



最新小说: 化龍道 山澗影竹的新書 遊戲製作:一聲協議三,全網淚崩 嬿婉傳令儀太後本紀 抄家前,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種田 高武:開場覺醒SSS級噬空靈焰 四合院開始行走諸天 人生加載戀愛模擬器後 玖鳶窺天 樓蘭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