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魚兒洞的孩子們跟著一起製作釣魚線的事情確定下來後,很快便開始了執行。
由江洛洛作為總指揮,小魚王膘輔助進行管理加翻譯。
製作釣魚線的第一步,是將這些鉤子藤蔓浸泡過水,目的大概是軟化還是什麼的……江洛洛不太清楚,但反正第一批成功的例子在那裡,跟著做總不會出錯。
浸泡時間初步預定為一天。
是江洛洛根據第一批魚線淋雨時間做出的判斷,畢竟被雨澆跟完全過水浸泡是兩種不同的情況,水泡時間要比淋雨時間進行一定的折算。
當然,為了保證不出現意外,江洛洛還特意安排了另外兩批不同的浸泡時間,作為對比,最後挑選出最合適的浸泡時間。
幾百份鉤子藤蔓全部過水,需要的空間太大,普通山洞內根本容納不下,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容器來容納——請放過叢吧。
要是分成多批次的來完成,又要耗費太長時間。
而且這樣反而用不到魚兒洞那麼多孩子來做了。
所以江洛洛認真思考過後,想到了之前小石山上的孩子們去洗澡的那個地方。
就是江洛洛因為毒發第一次去魚兒洞的那天,小石山上孩子們因為下雨天弄了一身泥,所以被褐帶領著來到了大河旁邊洗澡,那個水池坑就很符合要求。
一個是水池坑的麵積夠大,臨近大河,取水放水都足夠方便,還有一個是,即便水池坑的麵積不夠用,也能在旁邊隨便挖出更多更大的水池,不用擔心裝不下。
甚至挖新坑都花費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完成,部落裡族人彆的優勢不說,力氣是一等一的大。
魚兒洞裡,年齡在十歲以上的孩子,隻有二十多人,算起來數量並不多,再加上平常他們還要輪流出去采集一些野菜豐富夥食——之前的巫發現,乾吃肉會變得難以消化,尤其是腸胃不如成年族人強大的孩童。
所以即便野菜難吃,巫也會要求族人們每頓多少放一些進去,這大概也是最先的一種草藥療法吧,這麼多年下來,已經成了習慣,許多族人會挑選自己覺得好吃的野菜晾曬成乾菜,也是這個原因,曬一些自己喜歡的野菜,總好過季節過去,隻能被迫吃自己討厭味道的野菜吧。
魚兒洞的孩子們雖然不能去塔茲森林裡摘野菜,但是銀峰山附近也有許多能食用的野菜生長,隻是大部分族人都看不上,隻有魚兒洞的孩子們會摘罷了,也可能是特意留給這群魚兒洞孩子們的。
還有抓魚,雖然現在換成了釣魚,因此空閒了一些人手出來,不必所有人都參與了,但江洛洛並不打算動用他們,或者說並不打算完全動用他們。
作為勞動主力的更多是魚兒洞裡十歲以下,六歲以上的孩子們。
他們正處於一個具有一定行事能力,但又不足以完全獨立到外出去做什麼的年紀,就會顯得非常尷尬。
江洛洛便打算把這些製作釣魚線要做的活,來交給這些孩子們來做,也相信他們能夠做好。
對魚兒洞裡的這些孩子們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魚兒洞。
一個個跟在小魚王膘身後,走到外麵的時候,神色充滿了好奇和惶恐不安,就像是居住在地底下的人類第一次走到地上,看著天空生出的恐懼不安。
不過並沒有人胡亂吵鬨或叫嚷,早在他們出生後被帶到魚兒洞裡時,就不得不學會了安靜。
因為哭鬨無用。
所有人都隻是默默的看著位於最前方的小魚王膘,就像是每次分食時,他們都會下意識看向比自己排序更靠前的同伴,等著他們吃完自己再去進食一樣。
某種層麵的階級分明。
江洛洛早已已經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交代給了小魚王膘,讓對方來代替自己將注意事項教導給這些需要乾活的魚兒洞孩子們。
省得江洛洛自己一個人在前麵表演啞劇,還不好被理解。
於是這會小魚王膘就以自己為例,對這群魚兒洞的孩子們進行親身示範,教導他們要如何處理這些鉤子藤蔓。
鉤子藤蔓之所以叫做鉤子藤蔓,是因為它的上麵有很多細小的彎鉤狀結構,能輕易勾住野獸的皮毛或者人類的血肉,它們的種子便藏在這些鉤子結構中,會隨著鉤中異物時釋放出來,掛在那些經過的野獸或者人類身上,被帶到各處傳播。
江洛洛手裡偶然成就的第一批釣魚線,是沒有處理過的鉤子藤蔓上的鉤子的,以至於鉤子藤蔓的鉤子乾枯後,形成了一些凸起的顆粒在釣魚線上,讓釣魚線變得不是那麼光滑順手。
所以這次江洛洛決定吸取經驗,準備在一開始便將這些多餘的鉤子結構都去除掉。
好在這些鉤子結構相比於鉤子藤蔓本身的麵積比較小,所以結實程度也比較低。
雖然依舊難以用手扯斷……也不太建議用手去扯,但稍微用力一些,用上石刀還是能全部割下去的。
於是這群魚兒洞孩子便按照年紀大小不同,分開安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