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汴京城外一事過後,孫誌高果然發現,暗中盯梢自己的人,當天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清晨。
孫誌高從床上醒來,去院子當中練箭。
要說,自家這位老丈人可真是大手筆,置辦的府邸乃是三進三出的大宅子。
而且各種家具擺件,全都已經置辦妥當。
用一句時髦的話說,那就是直接可以拎包入住了。
不過……
孫誌高倒是沒有直接搬過來,而是還繼續住在盛府當中,宅院雖然是置辦妥當了。
可未免還是太過冷清了點。
當然……
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他還要在盛家的私塾當中求學。
關於科舉……
經義注釋的考試,雖然是基礎的,卻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對於儒家經典,還有各種史書,經過朝代的更迭,時代的變遷,各代人物的編纂。
一本原本幾百字,幾千字的經義文章。
其各種各樣的注釋,往往高達萬字,或者幾萬字。
過去的時候,孫誌高都是仗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全部背誦下來。
可現在有著莊學究這樣的一位名師,就可以明確的知道,哪些經義內容還有注釋,寫在考卷之上是完全沒有錯處的。
而且……
還有科舉最重要的策問,這是孫誌高不曾接觸過的文章形式,必須趁著這段時間好好了解學習。
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讀書,讀書,自然是要有書可以讀才行。
而孫誌高家中那些書,早就被他給記熟了。
而相較莊學究這樣的文壇大佬,還有盛家,孫誌高自己的藏書,自然是捉襟見肘。
必須要抓住機會白嫖。
如果沒記錯的話,現在已經有了印刷術,為何書籍還是如此稀缺?
不過也對,雕版印刷術到底還是不如活字印刷術來的效率,現在畢昇……
好像也不對啊!
記憶當中,畢昇這時候已經噶了吧?
為何,記憶當中卻是沒有一絲雕版印刷術的消息?蝴蝶效應,還是被某些有心之人給壓了下去?
當然……
這不是眼下孫誌高需要靠考慮的事情。
就在孫誌高開始整日泡在莊學究的書房房中之時,而孫誌高這個名字,還有他所作的詩詞文章。
已經開始逐步在汴京城,這個大宋文人最為聚集的地方開始發酵。
其中最為引人稱道的,就是愛蓮說,傷仲永,以及赤壁賦。
相較之下,那些詩詞雖然同樣驚豔,可對於文人來說,還是文章更讓人重視。
畢竟……
詩詞終究隻是小道罷了。
而那是在樊樓當中,富弼的一句戲言,也算是一語成讖。
孫誌高如今當真已經是被士林之人,稱讚為大宋的小文公了。
與之相比,在其未入京前,已經聲名鵲起的蘇軾二子,卻是要遜色許多了。
乃是如今大宋文壇當中,年輕一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而對於此……
倒是有些出乎孫誌高的預料了。
他知道經過自己的一係列剽竊行為,必然會名聲大噪,而這也是他有意為之。
可卻沒想到居然會揚名到這種地步。
大宋的小文公,文壇年輕一代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