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清晨。
早朝會上,孫誌高可以說是首次,獨立請奏。
“官家!”
“臣上任度支司的這段時間裡,仔細核對賬目,發現有許多中飽私囊,還有屍位素餐之輩。”
“這是其中的名單,還請官家下令移交吏部,依舊大理寺進行複查。”
三日前。
張方平已經離京,出任楚州知府。
孫誌高也可以著手開始清理,度支司當中的人員,安插自己的人手。
而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張方平在位時培養的根底。
“允了。”
鑒於孫誌高提出印稅的舉措,還有近來的表現,仁宗對於孫誌高可以說是相當的信任。
可以說是視其為肱骨,一點也不誇張。
“諸位愛卿!”
“這張相出任楚州,三司使一職空懸,不知朝堂諸公可有好的人選推薦。”
準許了孫誌高的奏疏過後,仁宗又將目光投向了滿朝大臣,最後目光落在了富弼的身上。
對方如今是仁宗親自提拔的當朝宰執。
作為百官之首,這種事情乃是場中最有發言權的一個。
“官家!”
“老臣認為宋祁可以擔當此任。”
接受到仁宗的目光過後,富弼也是麵露難色,雖然他是當朝宰執不假。
可是,這種舉薦人的事情,向來都是得罪人的。
尤其還是三司使這樣的重要職位,天知道在張方平離職過後,朝堂當中有多少歲人,都在盯著這個位置。
商場如戰場,在這朝堂之上亦然。
各派係之間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一個五品官職有時都能爭的頭破血流。
更何況是三司使這樣一個不亞於宰相的職位。
而且,富弼剛剛上任宰執沒有多久,更是不可輕易在朝堂當中樹敵。
為此,糾結了半天隻能是將宋祁推了出去。
“嘖!”
孫誌高正處於低頭閉目養神當中。
對於三司使的人選,他並不是太過在意,總歸是不會落到他的頭上。
雖然孫誌高如今聖眷正濃,可他今年四月才考中談話。
如今能坐在度支司的位置上,也是因為立功頗多,所以破格提拔的結果。
三司使的位置,那是想都不要想。
聽到富弼舉薦宋祁,隻能是感慨對方的老奸巨猾,此時將對方推出來,不過是為了吸引火力罷了。
倒不是說,宋祁這個人有什麼特殊之處,而是因為對方的哥哥宋庠,此時同樣在朝中擔任宰相。
要不說,宋朝是出了名的冗官,連宰相這樣的官職,同時都不止一人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