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鬥大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去現場觀賽的餘裕。
朝中大臣自不必說,沒有朱元璋的特許,根本不可能擅離職守。像朱橚那邊這種專項研究機構,也不可能隨意進出。
而如果把主要賽事的時間安排在晚上,首先問題是照明設備不足,目前可以調用到的照明設備都是民用級的,大功率照明設備根本沒有。其次則是與“宵禁”的政策相衝突。雖然宵禁並非沒有例外可言,但是如此一來,治安成本會大幅度增加,伴隨的風險也成倍增長。
這樣的現狀,恐怕沒有辦法完全發揮賽事本身的影響力和商業效應,也會使賽事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從李景隆那裡了解到的賽事這幾日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這點。
這一日,不是朔望的大朝會,因此隻有少部分高官去上朝。
由於要對乾清宮進行翻修,因此華英雄借助這個時間,跟王國用一起對乾清宮進行了現場考察。確定了初步方案之後,華英雄也自行整理了需要用到的特殊建材和設備。
根據昨日的約定,朱元璋退朝之後,會帶秦逵過來,敲定翻修的事宜。這樣做,也是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畢竟華英雄可是大忙人,工部現在也是任務繁多。
不一會兒,朱元璋帶著秦逵過來了。
在場的四人一同確定了翻修方案,設施的規格相比中華樓,還有提高,因為華英雄用上了係統中最近新解鎖的一些的用品。由於華英雄的房間就在旁邊,因此也不必長距離設置電纜等設施,工期問題得到了保障。
事不宜遲,秦逵和王國用立即回工部去安排人手。朱元璋則在乾清宮換了出宮穿的衣服,跟華英雄一起回中華樓。
既然已經安排了大孫的回歸計劃,那就不用在乎暴露身份,兩人可以大大咧咧的一起在宮裡晃來晃去。
“爺爺,今天您去不去看比賽?”華英雄想到賽事收入未達預期的事情,想對老朱旁敲側擊一下。
“今日沒什麼想看的比賽,就不去啦!”老朱笑嗬嗬地說道。
“最近聽蔣瓛說,有不少朝臣,因為沒時間去看比賽,感覺頗為遺憾。”華英雄趁機會把話題轉移到賽事收入上來。
“哦?這俺倒是沒聽說。”老朱也頗感意外:“不過想來,他們這些人也不敢跟俺提這些。”
“京中官員和家眷不在少數,如此一來,官員不能到場觀賽,對於決鬥大會的賽事收入,有不小的影響。”
“京中官員家眷確實不少,胡惟庸一案,俺誅殺上元、江寧兩縣數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涉案官員的家眷和家仆。這些人跟那些犯事的官員利出一孔,要殺就要一起殺儘,這樣才能起到震懾的效果。”看來老朱對於胡惟庸一案仍是耿耿於懷:“這賽事的收入,其實已經超過俺的預期了,現在這樣,俺已經很滿意了!”
“不過這樣的話,其實是浪費了應天府的經濟潛力。”華英雄繼續深入話題:“先提高商稅,再擴大商業交易的規模,最後再擴大到國際貿易。應天府本身不事生產的人員占比很高,已經具備了第二步的條件。”
聽到這話,老朱思考著之前學過的經濟學,給出了肯定的答複:“如此說來,偶爾給官員們放放假,確實可以起到促進經濟的效果。官員的俸祿流通加大,百姓也就能拿到更多的錢,也算是利國利民了。大孫,你們那個時候是如何處理休沐問題的呢?”
“我們那個時候有工作五日休沐兩日的,有工作六日休沐一日的,還有連續工作沒有休沐的,加上社會生產力差距太大,所以也沒什麼可參考性。”華英雄明白,絕對不能把把經典996或者997拿出來說事,否則肯定會被老朱看上,那就得不償失了。
“既然如此,不如沿襲唐製,每十日休沐一日?”老朱一向以超越漢唐為己任,製度方麵以漢唐為參考,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好!”華英雄豎起了大拇指。
“哈哈,這休沐製度雖然是俺定,不過想法可是你提出來的。俺要等到萬壽節之後再施行,讓那些大臣知道,是受了誰的恩惠!”老朱在乎的,無非是如何給大孫鋪路,找到機會,當然要借題發揮。
回到中華樓,華英雄找到了宋忠。
“宋忠,這段時日,我在醫館的時間不多,你負責醫館的事務,還要兼顧錦衣衛的工作,實在是辛苦了。”
說起來,宋忠是最早接觸華英雄的人之一,並且一直以來都被朱元璋安排在華英雄身邊,可以說是從華英雄“起於微末”之時就已投靠,也深得華英雄信任。
“能為殿下效勞,是微臣的榮幸!”宋忠對於工作量大的事情,並無任何不滿。畢竟是為儲君辦事,多少人求之不得。
“爺爺那邊,近期會推行旬休製度。雖然你們錦衣衛比較特殊,未必在休沐範圍之內,不過在我這裡,隻要你們能安排好人員輪換,我並不會介意你們跟其他官員一樣進行休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