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國城外,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擠滿了來來往往的百姓。當他們看到取經隊伍緩緩走來時,臉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驚恐之色,尤其是對於孫悟空那毛茸茸的猴臉、豬八戒那肥頭大耳以及沙悟淨那滿臉胡須的模樣,眾人竟然視若無睹。
這一路行來,但凡遇到詢問路途的路人,無一不在提及前方的城邦名為“小兒城”。這個奇特的名字引起了唐僧極大的好奇心,他不禁暗自思忖著其中緣由。
此時,孫悟空在一旁嬉笑著調侃道:
“師父啊,您瞧瞧這裡,距離那恐怖的獅駝國都不算太遠哩!
想當初,那獅駝國內的妖怪可是成千上萬,數不勝數呐!
要不是大鵬金翅雕被李賢弟給收服了,還順順利利地蓋上了通關文牒,咱們哪能如此輕鬆地走到這兒喲!
估摸著這些人族百姓都是之前從獅駝國那邊逃難過來的吧,所以看見咱們這般怪異的樣貌也就不足為奇啦!
至於這前方的國度為啥叫作小兒城嘛,等會兒進了城,隨便找個當地的老鄉打聽一下,不就啥都清楚咯!”
隊伍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城門前。遠遠望去,這座城門高聳入雲,氣勢恢宏,由泥土和石塊堆砌而成,顯得格外堅固。城門上方,精心雕刻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比丘國”。
陽光灑下,金色的光芒映照在字上,熠熠生輝。
唐僧見狀,連忙上前攔住了一位正拄著拐杖緩慢前行的白發老頭。
這位老者身著一襲破舊的長衫,滿臉皺紋,白發蒼蒼,但雙目卻依然炯炯有神。
唐僧雙手合十,彬彬有禮地問道:
“老丈,貧僧有禮了。請問為何這城門之上明明寫著此地乃是比丘國,然而城中百姓卻皆稱其為小兒城呢?”
那老漢先是微微一怔,隨即便仰頭大笑起來,笑聲洪亮如鐘,回蕩在城門之前。
“哈哈哈!”
連笑三聲之後,他方才止住笑意,看著唐僧緩緩說道:
“你這和尚倒是問得有趣,今日也算你問對人啦。想當年呐,此處確確實實名為比丘國,隻是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才被改稱為小兒城嘍。”
說罷,老漢不再多言,自顧自地拄起拐杖,步履蹣跚地朝著城內走去。一步、兩步……他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留在原地的取經眾人麵麵相覷,臉上儘是迷茫之色,仿佛被一層濃霧籠罩,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們心中暗自思忖:“這人怎麼淨說些沒用的話呢?”
就在這時,那城門守衛終於看不下去了,隻見他眉頭緊皺,滿臉怒容地大步走上前來,對著取經隊伍厲聲嗬斥道:
“你們這群人究竟是乾什麼的?為何要找個外鄉人來打探我們國家的情報?難道你們是敵國派來的間諜不成?”
這突如其來的質問,讓一向以慈悲為懷、溫文爾雅著稱的唐僧也不禁感到一陣尷尬。
他趕忙快步上前,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行禮,然後語氣誠懇地自我解釋道:
“阿彌陀佛!施主切莫誤會。貧僧乃東土大唐而來,身旁這位乃是魏王殿下。
我等二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天靈山雷音寺向佛祖求取真經,以造福天下蒼生。
絕無半點窺探貴國情報之意啊,請施主見諒。”
那守衛聽了唐僧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後,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眼中仍存有疑慮。
他沉思片刻,隨即對身旁的一名同伴低語幾句,那名同伴便迅速轉身朝著宮內飛奔而去,想必是前去稟報此事了。
而他自己,則親自帶領著取經隊伍緩緩走進城內,並沿著街道開始繞行起來。
一路上,唐僧好奇地張望著四周,目光落在了那些家家戶戶門前懸掛著的籠子上。
這些籠子有的空空如也,有的則關押著大約一歲左右的嬰孩。
孩子們或啼哭不止,或安靜沉睡,模樣甚是可憐。
唐僧見此情景,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悲憫之情,忍不住開口問道:
“施主,不知這門前懸掛籠子,內裝嬰孩,所為何意呀?”
然而那守衛卻隻是沉默不語,隻顧埋頭帶路,似乎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當他們終於抵達那宏偉壯麗的宮殿門口時,眼前的一幕令人驚愕不已。隻見原本威風凜凜、全副武裝的守衛,此刻竟跪倒在地,涕泗橫流,顫抖著聲音哭訴道:
“小人懇請聖僧大發慈悲,饒恕我的罪過啊!實在是人命關天啊!”
原來,這個國家名為比丘國,一直以來都是一片繁榮昌盛之象,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安康,而且舉國上下皆篤信佛教,對佛法尊崇有加。然而,就在三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祥和。
當時,那位高高在上的國王突然患上一種怪病,這病發作起來毫無征兆,且一旦發作便會令其心痛難忍,痛苦不堪。
有一次,國王在外出狩獵之際,無意間邂逅了一位神秘的妖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