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三年的那個寒冬,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吹過古老而莊嚴的長安城。
城中的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懷著敬畏和好奇之心,聚集在一起,共同目睹一場震撼人心的奇景——魏王李泰殿下竟於青天白日之下飛身成仙!
魏王李泰,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取回真經,為大唐帶來了無儘的福祉與人族氣運的昌盛。
他的功績不僅被大唐子民銘記於心,更是得到了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認可。
為表彰魏王李泰對大唐的卓越貢獻,唐太宗特地下旨準許全國各地的州府縣衙為其建立廟宇,並常年供奉香火。
與此同時,魏王李泰唯一的愛女李婉兒也因其父的殊榮而獲封為安平郡主。
更為令人矚目的是,聖上特彆恩賜她繼承魏王的廣袤封地,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封國。
這片封地涵蓋了整個大唐西南地區,從此成為大唐不可征討的國度。
在這個特殊的封國中,施行著一套獨特的政治製度——七星議政製。
這套製度乃由魏王李泰在飛升前夕親自選定並構建而成。
所謂七星,便是七位出類拔萃的傑出人才。
其中,天樞星為智勇雙全的裴行儉;
天璿星則是斷案如神的狄仁傑;
天璣星是才華橫溢的劉晉元;
天權星正是聰慧過人的李婉兒本人;
玉衡星乃是武力非凡的薛仁貴;
開陽星為足智多謀的石傑人;
最後的瑤光星,則是深藏不露的李甲。
在這七位人物之中,各自肩負著魏國境內至關重要的職責。
他們分彆掌管著政事、軍事以及民生等諸多領域,猶如支撐起整個國家運轉的梁柱一般。
而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當屬裴行儉、狄仁傑與薛仁貴三人。
此三者皆是在曆史長河中留下赫赫威名之輩,尤其是在李治及武則天統治時期更是聲名遠揚的重臣名將。
令人驚歎的是,早在他們尚未嶄露頭角之際,李泰便獨具慧眼將其招至自己麾下,這般舉動無疑等同於從李治手中硬生生地“挖走”了牆角。
再看那位於天權星之位的李婉兒,她對於七星決議擁有著最終的決定權,可謂權重一時。
此外,劉晉元與石傑人同樣也是由李泰所發掘出的傑出人才。
前者主理民生事務,致力於保障百姓們的安居樂業;
後者則專注於科研方麵,不斷推動著各種新技術新發明的湧現。
至於李甲,事實上就是李泰遠程控製,用於世間遊走的大道傀儡,專門負責魏國內外的情報收集與傳遞工作。
在七星之中,除了聰慧過人的李婉兒以及機智狡黠的石傑人之外,再無他人洞悉李泰那場令人驚歎不已的白日飛升背後所隱藏的真相——原來這竟然隻是一場精心策劃、專門演給天道看的絕妙好戲!
那日,看似李泰宛如仙人般腳踏祥雲,緩緩升空而去,事實上完全由李泰操控著大道傀儡來完成。
李泰在皇陵之中因靈魂與肉體融合之際,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意外,致使他暫時失去了行動能力。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泰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如果被天道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想出了這個瞞天過海之計——通過操縱大道傀儡上演一場逼真的白日飛升場景,以此掩蓋自己的真實狀況,並成功躲避天道的追蹤。
李泰之所以會如此行事,實則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所做出的決定。
其目的便是要讓自己那尚顯稚嫩的弟弟李治能夠安心,畢竟對於李治而言,擁有一個已然飛升成仙、超脫塵世的兄長,遠比麵對一個功勳卓著且對皇位虎視眈眈、隨時隨地都可能與其一爭高下的兄長要好得多。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便過去了整整十個春秋。
此時已是貞觀三十三年,李世民竟比曆史記載中的壽命還多出了足足十年之久,但即便如此,這位開創大唐盛世的雄主終究也難逃生死輪回之命數,最終還是龍禦歸天。
而隨著李世民的離世,太子李治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寶座,開始執掌這萬裡河山。
然而就在這看似風平浪靜的局勢之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
李泰通過其所操控的傀儡暗中觀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疑慮——他極度懷疑李世民的駕崩乃是武媚娘暗中下毒所致!
隻可惜此時此刻,他的本體依舊被困於皇陵之內尚未完成最後的融合進程。
正因如此,這具被他遠程操縱的傀儡軀體目前尚無半分法力可言。
更為糟糕的是,與此同時,武媚娘的體內竟然湧現出了屬於彌勒的強大法力波動。
麵對如此強敵,李泰所掌控的這具毫無還手之力的傀儡身軀簡直就是不堪一擊,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分毫。
話說這地上一年,天上卻僅僅過了一日。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自皈依佛門後,便在天界做佛祖也有十數天之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