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小心翼翼地拿著泥勺,屏息凝神,輕輕撇開上麵的渾濁。
直到桶裡的水徹底變成奶白,陳東終於停了下來。
繼續靜置!
實際上,這就是最原始的沉澱過濾法,利用水和澱粉的質量差,使其慢慢分解析出。
反複幾次,水越老越少,白色的澱粉略顯粘稠。
這就意味著,澱粉濃度已經很高了。
陳東撇去最後的水,罐底的澱粉變成了漿糊。
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固態分離。
這聽起來複雜,但也有平替的辦法,那就是放在火上慢慢烘。
小火慢烘兩個小時,漿糊變成了粉末狀!
成了!
陳東忍不住喜悅,趕緊和家裡人分享。
看著罐子裡的澱粉,所有隻覺得刺眼!
大家已經好久沒見到白色的麵粉了,現在看到這麼大一罐子,誰能不震驚?
陳東怕家人太激動,趕緊解釋,這不是白麵,隻是澱粉。
三十晚上包餃子,就全靠它了!
老太太登時有些狐疑:“澱粉包餃子?那都成片湯了,吃不了。”
陳東淡然一笑:“有我,肯定能吃。”
最難搞定的餃子皮,現在已經有了著落,剩下就好辦了。
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魚。
不過,現在時間緊,他需要很多魚,一條一條地釣太慢了。
陳東想了想,便穿著皮襖子出門了。
而在陳家對麵的樹林裡,吳德貴正躲在樹後麵觀察著陳家。
老太太給陳東做的是長款,一直能遮到腿彎兒。
黃棕色的毛針在陽光下反光,之前的鞣製讓皮子十分貼合,穿在身上十分合身。
再加上陳東魁梧的身形,背後還掛著連弩,整個人看著特彆有壓迫感。
縮在陰影裡的吳德貴,不由得看看自己的小短腿兒。
吳德貴越想越恨,這矮小的身材本就讓他自卑,如果不是身材問題,興許和周晴都生孩子了。
強烈的嫉妒讓他對陳東的敵意更多了幾分,心裡憋著勁兒想給陳東使絆子。
而在這時,他看見陳東走到拐角,從地上挖起了什麼東西,提在手裡朝著河邊走去……
陳東確實拿了東西。
那是他之前打獵留下的各種下水,基本都是麅子和熊,還有一少部分是魚泡之類的。
對於人來說,這東西實在沒辦法下咽,可對於魚來說,這種味道正是它們難得的珍饈。
到了河邊,陳東選了一塊河沿,在河沿挖出一個圓形的深坑。
考慮到河裡大部分都是草魚等中型魚,所有他挖的坑也很小,保證它們不能掉頭,鑽出去的可能性更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