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有這種感覺,也算是正常。
相比於麵粉,澱粉粘性極大,但是沒啥延展性,稍微一扯就斷。
關鍵是,一碰上熱水,澱粉立馬成了一團,外麵煮爛了,裡麵還不熟。
然而,陳東有自己的辦法。
轉頭,他找來之前剩下的棒子麵,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摻在一起。
這時候的棒子麵是很粗的顆粒,和超市裡賣的不一樣。
如果是單獨吃,噎的嗓子眼都疼。
而這種顆粒性,恰恰很好地中和了澱粉的黏性。
然而,讓老太太更吃驚的是,陳東竟然不用溫水,而是選擇滾開的熱水!
“東子!這就燙成麵疙瘩了!”
老太太滿口焦急,說話的時候就準備接手:“你要是不會做,就讓娘來。”
不會?
陳東嘴角露出一抹淡笑,他不是不會,是太會了!
和老太太想的一樣,滾開的水一倒進去,兩摻麵迅速結塊。
而陳東隻是不緊不慢地和麵,好像什麼都沒感覺到一樣。
十幾分鐘後,結塊的麵粉竟成了光溜溜的麵團。
“你要做死麵餃子?”老太太驚呼道!
“是啊。”
陳東風輕雲淡地回應一句,老太太瞬間覺得自己猜測被印證了。
果然,這糧食要糟蹋了!
死麵,也叫燙麵,這種東西吃到嘴裡不愛消化。
這年頭大家普遍便秘,吃了死麵就是雪上加霜。
況且,好不容易能吃上白麵,吃燙麵豈不是糟蹋糧食?
陳東笑了笑,柔聲道:“咱們又不吃水餃,吃蒸餃。”
沒錯,陳東最開始盤算的就是蒸餃。
揚長避短,是荒野生存的核心之一。
這種兩摻麵,做蒸餃是最合適的,在以後幾十年的粗糧館裡,這成了一種招牌。
按照陳東的意思,老太太開始擀皮,多少年不吃餃子了,連擀皮的速度都在明顯變慢。
肥瘦相間的麅子肉,被餃子皮包成一個肉丸子。
全家老小一起上陣,包的速度特彆快。
約莫著半個小時,第一鍋蒸餃已經放進陶甏裡。
滾水翻著氣泡,水蒸氣噴湧而上,屋子裡很快白茫茫一片。
十幾分鐘的時間,麵食特有的香味已經鑽進鼻孔。
麵食的香氣頗為樸素,隻是單純的糧食味兒,可已足夠讓人咽口水。
蒸餃子的水蒸氣太大了,水蒸氣順著牆縫往外鑽。
很快,陳家被半透明的水蒸氣包圍,整個房子像是蒙了一層霜。
麅子肉的油脂在高溫下瘋狂溢出,香氣隨著北風傳遍整個吳家溝。
麵食和肉混合在一起的香氣,喚醒了吳家溝塵封的記憶。
……
陳東在家裡忙的火熱,絲毫沒注意到吳德貴正朝著他家靠近。
這是吳德貴認真挑選的時間。
今天可是大年三十,陳東就算是頭老虎,也該打打盹了吧?
吳德貴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看看陳東在地下埋的到底是什麼。
他動作很輕,挖開上麵的土,露出一個粗泥壇子。
壇子裡散發著一股濃烈的惡臭,吳德貴一打開,看見的竟是各種下水!
“嘔!”
吳德貴強忍著惡心,用棍子挑出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