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提交的方案和圖紙擺在楊開誌的辦公桌上,何雨柱和安寧坐在他的對麵,等待著他慢慢翻看。
楊開誌雖然貴為一廠之長,但術業有專攻,他並不精通機械製造的技術細節。
好在安寧總工程師就在旁邊,看到楊開誌有所停頓,便主動講解。
“老楊,這小何真是個人才啊!”
安寧放下圖紙,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眼中滿是欣賞,“這方案,考慮得真周全!你看,他巧妙地利用了焊工車間的現有資源,隻是略微調整了一下工位,就解決了生產線布局的問題。“
“而且,他對各方麵的因素都考慮得非常到位,產量預估也很可觀。一旦生產線順利運轉起來,隨時可以根據需要擴大規模。”
安寧頓了頓,又拿起圖紙,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線條說道:“更難得的是,這圖紙做得也極其精細。不僅有完整的產品圖紙,就連各個部分的模具圖紙也都設計好了。這樣一來,隻要廠裡會議一通過,就可以直接將圖紙下發到相應的車間進行生產。我看啊,有個三四天就能開始試生產了。”
楊開誌聽著安寧的講解,臉上漸漸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雖然不懂技術,但安寧的評價讓他對何雨柱的方案充滿了信心。
更何況,這個方案完美地解決了困擾他許久的新車間人員安排和利益分配難題。
何雨柱的方案之所以優秀,就在於它並沒有打亂各車間的現有格局,沒有動各車間的人員配置,僅僅是增加了幾個統籌管理的崗位。
這些崗位活輕、責任小,卻又有一定的權力,正好可以用來安置幾個廠領導的關係戶。
如此一來,推行新方案的阻力就會小很多,討論會上估計也沒人會提出什麼實質性的問題,最多也就是幾個人商量一下如何分配那幾個管理崗位罷了。
想到這裡,楊開誌不禁對何雨柱更加讚賞。
這小子,不僅技術過硬,而且心思縝密,考慮問題十分周全。
他翻看著何雨柱的方案及附後的圖紙,驚歎於何雨柱的準備充分,與新人常規表現大相徑庭。
雖然他不太懂,但看著多達幾十張整齊、規範的圖紙,楊廠長也是暗暗心驚。
這何雨柱看來是真的不簡單,是真的有備而來啊!
以往來上班的新人,哪個不是先熟悉個十天八天才開始正式工作?
而何雨柱滿打滿算才正式上班一天,就把全麵方案都拿出來了,各個部件在哪生產,甚至需要的模具、夾具、生產線等等都做了詳解,這是隻要人員到位,馬上就能開乾啊!
楊廠長哪裡知道,何雨柱是個有係統的人形掛逼。
其實這些還都是小兒科,何雨柱腦海裡的各種圖紙都不知道有多少張。
就拿生產一架車床來說,那可是從螺絲釘開始的,每種螺栓都是配圖的,車床全部圖紙都畫出來,那最少都是幾千張的。
要知道,後世一艘艦艇的圖紙,足足可以裝滿幾間屋子!
何雨柱看著眼前的楊廠長,腦海中不斷回想起電視劇裡楊廠長的表現。
其實,楊廠長這樣的人,主要還是看人的能力以及品質。
楊廠長這種乾實事的人,提拔的也是那種乾實事的人,比如電視劇中劉海中在車間造反,車間管理者就是那種乾實事的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一心想著的還是搞好生產。
像李副廠長這樣的關係戶,往往都是隻能在後勤混日子,實權有,但企業的生存發展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
楊開誌聽著安寧對方案的解釋,終於翻看完了最後一張圖紙,臉上滿意之色愈發濃鬱,心頭的那塊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原本按照他的設想,是要成立一個全新的車間來負責農機項目的生產。
這看似簡單的一步,實則牽一發而動全身,新車間的成立就意味著人員的重新安排和調動,而這背後,又必然少不了利益的重新分配。
一想到那些為了蠅頭小利就能吵得不可開交的部門領導和經營班子,楊開誌就覺得頭疼不已,為了一個新車間的方案,怕是少不了要爭論個三五天,甚至更久。
可現在,何雨柱的方案簡直是雪中送炭,完美地解決了他的難題。
直接在現有的焊工車間進行生產,不但省去了新建車間的麻煩,還大大降低了人員調動的阻力。
隻要從焊工車間抽調一批人,組建相應的班組即可,既簡單又高效。
更讓楊開誌滿意的是,何雨柱還巧妙地預留了幾個統籌管理的崗位,正好可以用來安置幾位廠領導的關係戶,可謂是皆大歡喜。
而且,何雨柱的方案中還提到了需要增加人手,這樣一來,廠裡多出來的幾十個招工名額也就能順利分配下去了,不需要為了招工名額的事情頭痛了。
要知道,這關係著廠裡領導們和一些老職工的切身利益,分配不均的話,少不了又是一番爭鬥。
何雨柱這個方案,簡直是把他所有顧慮都解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