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帝都沒想到這麼小,林年沒想到會在地鐵上看到自己上一世的前男友,也是從那一段戀愛關係中讓她發現自己似乎對於愛情沒有特彆的期待和向往。
之前的朋友都覺得和人有關,他們總覺得遇到對的人還是會有戀愛的衝動的。林年覺得不是,她是真覺得談戀愛很麻煩,在愛情中,她很難維持那個獨立的她,而不得不將精力放在對方身上,會因對方的一些話有不同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對林年來說總是不愉快。
雖然自己當初也隻是帶著好奇的態度進入一段關係,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她感受不到對方對自己的上心,但自己好像對對方也沒有太上心。她總認為自己給了對方足夠的空間去行動,卻也因此對對方無動於衷的態度感到不滿。
她之於對方,仿佛一個沒有心的吉祥物,在對方覺得需要安慰的時候,走過來看一看,拍一拍就夠了,沒有一句話是真的關心自己的。他卻從來沒想過林年也有心有情緒有需要關懷的地方,她隻是慣常地不愛說出來,即使如此,她已經是二人還願意主動說的了。曾經,林年也要求對方要表達,不然兩個人僅憑腦電波是不可能互相了解的,隻是後來漸漸放棄了。
林年認知裡的最佳戀愛狀態是兩個互相獨立的人有相互交際的一小部分,戀人不會侵蝕各自的個性,可是就連這樣,對方也做不到。
更不用說,大部分時候林年的樂觀和開朗在對方眼中仿佛是有錯的。當然林年從沒就這一點去求證過,但是感受不會說謊。對方是成長於高壓環境中的獨生子,人生中也遇到了很多艱難不順的事情,便總有些看不慣林年的樂觀和快樂。可是他不想一想,誰又一直順利呢,林年上一世那短短三十年人生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隻是選擇忘記那些不順,剝離事件中的情緒,隻從遭遇中吸取經驗教訓,之後這個事情就算是翻篇了,何必一直抱著它不放而不斷自苦呢?
林年主動提出的分手,她還記得第一天還比較難受,第二天她就已經沒那麼痛苦了,甚至為擺脫了一段有毒的關係而雀躍。她以為兩個人會好聚好散,隻是沒想到對方卻不斷地通過各種社交軟件轟炸,言辭中含褒帶貶,褒得少貶得多。本就在四年戀情中消磨掉耐心的林年看著唯一一個還能聯係的渠道,當初兩人認識的校內論壇的站內信,生生被氣笑了,最後連這一點可有可無的聯係也斷了。
分手才能讓人看清一個人的真麵目原來是真的。
其實那個人和那段關係早就不會引起林年什麼大的波瀾,今天之所以又喚起了這段記憶,純粹是重活一世後冷不丁再次看到這個人,一時詫異,連同與他有關的記憶也被觸發。
說來當初確定關係的頭一個月,林年和他之間就爆發過一個爭吵,緣由早就不記得了,當時她就感覺兩個人以後肯定不會成的,雖然這一談就是四年,也很久了,但她就是那樣一個直覺,她當時還想著希望他可以從二人的關係中學到點什麼,對他的下一任女朋友好一點。
也算是好聚好散吧,雖然這隻是林年單方麵給這段關係定性的。
出了地鐵口,一陣和風撲麵而來,帶著春天的氣息,道旁的迎春花盛放著,剛才在沉悶的地鐵上的那些思緒仿佛被春風一掃而光,再被春花填滿心情,仿佛當初分手後的輕快和雀躍,讓人忍不住想要歌唱。
抓住腦海中隨機出現的一段旋律,管它是什麼歌兒,林年一路哼唱著回到自己家。搞事業不香麼,想不明白曾經的自己為什麼會覺得一段關係就可以讓自己過得好一點,讓自己覺得不那麼孤獨。
或許以前的自己還幻想過身邊有一個人,自己就會不那麼孤獨,最後卻發現,如果一個人會孤獨,那麼即使身邊有人也依然是孤獨的。就像當初,自己為什麼會在校內找個人談戀愛,是因為她總覺得給家人講述自己學業上的壓力,他們並不能感同身受。一遍遍述說也讓自己膩煩,從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孤獨的不被理解的人。
然而戀人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麼,不能。因為無論如何兩個人就是無法同頻,尤其是兩個人的成長環境等各方麵都是如此的不同,很多時候當自己陷入情緒低落期的時候,對方更不能感同身受。承認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情緒低落期,接受它,度過它就好了,做到這一點,無論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便都無所謂了。
回到家,林年拉開早上起床後沒來得及拉開的窗簾,打開音響,點開音樂軟件,點開“私人漫遊”,隨便它播放到什麼音樂。從大大的托特包中掏出一遝劇本,包括離開公司前打印的《春秋戰國》的劇本,放在客廳的桌子上。用靠枕給自己整理出一個舒服的姿勢,就著泡的一壺綠茶,生活如此愜意,何必被感情困擾?
回到即將出演的劇本上來,林年覺得自己和薑氏脫離不開關係了,先是出演了嫁到魯國的齊薑,現在這個角色飾演的嫁到衛國的宣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