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了。”
身形一閃,流光直入主礦脈的數百裡之下。
抵達一處靈眼節點後,啟開一扇窗,取出一個小鼎。鼎壁上滿是精細的陣法紋絡與銘文,鼎內則漂浮著一朵青色的火苗與三口小劍;而此刻,這朵青色的嬰火正精神勁兒十足的隔著彼此間的一座小型能量陣法,對那三枚青竹小劍進行淬煉。
嬰火在下,飛劍在上,中間存在一道與小鼎內壁相連的陣法。
原來,十數年前,陣法水平多有突破,恰巧結合了青陽門陣道傳承與辛如音上古陣道的王離,借助當年多轉重元時體外壓縮真元與靈氣濃縮為靈石的靈感,創出了兩種陣法。
其一是鼎壁上的陣法,具備接納彙聚而來的靈氣和靈力,並一定程度壓縮這些靈氣靈力、將靈氣靈力暫時轉化為類似修士法力的能量。且這些能量會被儘數送入嬰火所在的小鼎內部的下半部分,一方麵作為可供嬰火吸收的燃料,以此維持了這朵嬰火多年不熄!另一方麵借助嬰火淬煉小劍,同時亦淬煉這些不算法力真元、但近似法力真元的能量!
這不,就見嬰火持續不斷的灼燒著的鼎內下半部分,始終有著一指厚的濃稠之物。
這些靈液,築基中期的修士,隻需一滴即可省去十數日的苦修。
然而在這裡,每分每秒都在燃燒。
第二種陣法是與小鼎內壁連接、處於嬰火與三柄小劍之間的中介陣法,具備進一步精煉下方擬態法力、將之提純為飛劍喜歡的木屬性真元的效果。隻見嬰火淬煉了一遍的擬態真元,經過這道陣法過濾之後,儘數化作了點點星光被三枚飛劍吸收;而鼎中的這三枚翠色小劍像是始終吃不夠一樣,可謂是來者不拒。
巨型靈脈提供的源源不斷的海量靈氣,正是通過這一口口小鼎,通過鼎內的陣法與嬰火,持續溫養著青竹蜂雲劍們。
這樣的小鼎呢,一共三十口。主要分部在富礦區的下半段百多裡與上半段兩百多裡,位置則儘皆屬於不影響主礦脈核心靈眼、不傷及礦脈天然脈絡的第三檔次的靈眼位置。此外,富礦區更下方六百多裡的那幾十條大型支脈上,有的靈眼節點也安置有小鼎。
溫養的效果,堪比王離親自淬煉的三分之一,隻略有不及一眾結丹後期化身不對,應該說是結丹後期圓滿的化身!小鼎溫養法寶的效果,仍是略有不及九大化身運用本尊的嬰火、以及各自丹火跟法力的溫養成效。換而言之,比普通元嬰期修士全力溫養各自的本命法寶效率要高的多。
王離溫養著十二口。
化身們溫養著五十一口。
礦脈替他溫養著八十一口。其中七十二口都是第二批煉製。
另有三個小鼎,為王離溫養著一座蓮台、一張竹網、一個竹籃。
若非材料不夠,憑他去各處沒落宗門“化元”的本事,他還能借助收集到的各種煉製木係法寶的方子,打造出好幾種用途不一的法寶。
元嬰光著屁股也就算了,得有個坐的吧,蓮台不錯。
再者,不能沒有家不是。起一間小竹屋他暫時沒那份資本,怕是得數百節金雷竹才可;但弄個大點的竹籃,關鍵時刻往身上一蓋、人往裡一鑽,加上屁股下有座蓮台,完全可以“任外界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鎖困元嬰方麵,總是動用辟邪神雷太高調了,用一張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網便挺不錯的。一罩一個準。彆說,這玩意還挺廢原材料的,用了整整三節金雷竹才編織出來。要知道,編個辣麼大的竹籃亦才用去四節呢。
淨蓮台,鎖天網,乾坤花籃。
加上他的小劍,手套,衣服,一共就是六種本命法寶。
再算上定魂柱、青霞仙衣、落寶金錢、星月神舟四種他看得上的功能型古寶,勉強算是攻、守、隱匿、跑路兼備,隻差實戰經驗了。
取出一個個小鼎,順帶又塞回去對應的一座座小鼎狀的石凋,不損此地之風水。細節方麵,王離向來精益求精。
感覺,該給這條靈礦脈緩一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