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我馬上過去,蘇慧,通知駕駛員我們去市委,另外給夏主任說下我們的行程。”
蘇慧邊走邊通知駕駛員備車,兩人上車後,蘇慧又給夏主任說了於倩的行程。
內心一直忐忑不安的向永軍終於驅車來到縣委院內,他下車後就給夏主任去了電話,“夏主任,李窯村人在哪裡?我人到了。”
“向鄉長啊,他們被勸回去了,你還是儘快回去了解情況吧,免得下次再跑來。”
向永軍真是又喜又恨,喜的是村民回去了,不要他當麵答應這答應那了;恨的是自己被弄得跟龜孫子似的,一個電話乖乖跑來,一個電話又乖乖跑回去。
但是,恨歸恨,村民能夠回去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假如村民還在縣委,他到場很難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既讓領導滿意又讓村民歡心,他知道處理上訪事情是最令人頭疼的,純粹就是公公背兒媳——出力不討好。
為了穩妥和息事寧人,他和王偉江又返回鄉裡。
於倩和蘇慧來到市委。於倩一人去了市委趙書記辦公室,“你剛上任沒幾天碰到什麼事情了?”
“趙書記,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已經超過了我的職權範圍,所以才來向你請示。”於倩道。。
“是什麼事情竟然會讓你感到棘手,說說看。”
“十年前,國家啟動淮河分洪水利工程,在我縣境內開挖引淮河,西崗鄉李窯村被扒成了孤島,出門路都沒有了,按政策國家理應給李窯村在引淮河上建座橋解決該村1200多人出行問題,當時項目也報了,建橋款也撥到縣裡了,但是至今李窯村連個橋影子也沒建,全村人出行僅靠一條小木船擺渡,而且這十年已有4人因深夜有急事自己劃船過河落水淹死,現在該村村民已從淮委那獲悉當年建橋款當時就撥下來了,所以他們要個說法,是誰私自動用了他們的建橋款。此事若處理不好該村村民肯定還會往上找。”
“那此橋款下撥到縣裡你核實了嗎?”
“核實了,我有個同學在淮委,他查後發給我的數字和李窯村村民提供的數字一樣,建橋總價1640萬。”
“那這件事你打算怎麼辦?”
“我想把真相揭開,還李窯村一個公正。”
“好吧,我支持你,某些官員確實喪心病狂,不知廉恥,什麼錢都敢截留,什麼錢都敢用。”
“是啊,趙書記你沒到實地看過,他們村太難了。”
“這件事縣、市紀委都不介入,以免人情關係影響到辦案,我給省紀委彙報一下,請他們直接下來查,這事你也不要和縣班子成員通報,我讓省紀委同誌到江州直接找你。”
“趙書記,還是你站得高看得遠,我沒想到的你都想到了,我就不占用你時間了。”說完於倩就起身離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