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邊吃飯一邊愉快地聊著天,突然,朱詩韻目光溫柔且滿含關切地問道:“小塵,這些年你在外麵,自從小時候走丟之後,是怎麼生存到現在的呀?”
江逸塵微微頓了頓,陷入了回憶之中,緩緩說道:“當時,我走丟之後,心裡特彆害怕,隻知道哇哇大哭,完全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也不知道怎麼才能回家。”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兒時的恐懼與無助,“後來,遇到了一個好心人。那人問我家在哪裡,我當時年紀小,隻知道害怕,根本說不出家庭地址。他又問我爸爸和姐姐們的電話號碼,我也一無所知。最後,那個人實在沒有辦法,就把我送到了孤兒院。在孤兒院裡,雖然沒有家人在身邊,但我也努力地長大……”
他接著說道:“在孤兒院的日子是我最難以忘懷的日子。剛到孤兒院時,我內心滿是恐懼與迷茫,對周遭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夜晚來臨,我躺在那窄小的床鋪之上,因為思念你們,總是一個人蒙在被子裡偷偷哭泣,淚水浸濕了枕頭,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灰暗無光,仿佛自己是被拋棄在荒野的孤雛,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希望。”
那裡的生活條件並不優渥,飯菜也很簡單,常常是清湯寡水搭配著一些粗糧。
但好在有一些善良的工作人員,他們如同寒夜中的燭火,給予我溫暖。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高燒不退,一位工作人員徹夜未眠,守在我的床邊,不斷地用濕毛巾為我降溫,還輕聲細語地安慰我,那關切的眼神和溫柔的話語,讓我在病痛中感受到了久違的安心。
“我在孤兒院裡結識了幾個好朋友,我們同病相憐,相互扶持,一起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時光。我們會一起分享僅有的玩具,哪怕那隻是一個破舊的布娃娃或是缺了角的小卡車,也能讓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在院子裡追逐嬉戲,歡聲笑語暫時驅散了心中的陰霾。那些小小的歡樂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讓我在困苦的環境中依然能找到堅持下去的動力。”
我也努力學習,在孤兒院裡的課堂上,我總是全神貫注地認真聽講,眼睛緊緊盯著黑板,耳朵仔細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
因為我心中一直懷著一個信念,那就是有一天我要找到你們,所以我不能放棄自己,唯有知識才能為我鋪就回家的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嘗試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孤兒院。
“清晨,我會早早地起床,拿起掃帚幫忙打掃院子和走廊,看著在自己清掃下變得乾淨整潔的環境,心中會湧起一絲成就感。我也會照顧年幼的孩子,給他們講故事,陪他們做遊戲,在照顧他們的過程中,我仿佛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那些經曆讓我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也讓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雖然沒有家人在身邊,但在孤兒院的點點滴滴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成為了我人生中一段獨特而珍貴的經曆。”
他接著說:“直到我到達了上小學的年齡”,院長爺爺走到我麵前,眼神裡滿是慈祥與期許,他輕輕摸了摸我的頭,直接說道:‘小塵,你該去上小學了,還有你們幾個小夥伴也該去上小學了。’
從那之後,我的生活便開啟了新的節奏。
每天清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我就會和孤兒院的小夥伴們一同起床,大家簡單洗漱後,背著那有些破舊卻被我們視若珍寶的書包,踏上前往學校的路。
一路上,我們會分享著彼此對新一天學習生活的期待,或是討論著前一晚做的美夢。
到了學校,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海洋裡,努力去汲取每一個新的知識點,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下午放學後,我們又會結伴回到孤兒院。
在回孤兒院的路上,我們會交流著在學校裡的所見所聞,誰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誰又學會了一首新的兒歌,歡聲笑語灑滿了整個歸途。
回到孤兒院後,我們會先完成作業,圍坐在那張有些斑駁的桌子旁,一筆一劃地書寫著,遇到不懂的問題,大家還會互相討論、互相幫助。
“完成作業後,我們就會幫著院長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忙準備晚餐、整理衣物,在這些日常的點滴中,我逐漸成長起來,雖然日子過得平淡,但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溫暖與力量,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要好好生活、努力尋找家人的決心。”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初中和高中。
進入初中後,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可我深知孤兒院的經濟並不寬裕,為了能給孤兒院減輕些負擔,我決定出去尋找兼職。
然而,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尋找兼職談何容易,大多數地方都因我年齡太小而拒絕了我。
但我沒有放棄,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願意收留我的老板。
他是個善良的人,了解我的情況後,讓我在他那裡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幫忙整理貨物、打掃店鋪衛生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