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彆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轉眼到了年根前,按照老楊家的習俗,所有的年禮,都要在小年之前送到。
所以,楊陽開始跟著老楊還有王秀琴一起,開始了走親訪友之路。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楊陽一家,受到了所有親戚的熱情接待。
無論是誰,看著身穿妮子大衣,腳蹬黑色高跟鞋,拎著紅色皮包王秀琴,帶著打扮得像富家公子的楊陽,拎著價值不菲的年禮上門的時候,都會知道,老楊家今年肯定是發財了。
老話說的好,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老楊和王秀琴很理解親戚們為什麼前後態度變化這麼大,畢竟誰家都過得不容易。
但是理解歸理解,想要在老楊家這邊占便宜,那也是不可能的。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所以,當親戚們拐彎抹角的向老楊表示,想讓他帶著自己人發財的時候,老楊一概委婉的拒絕了。
老楊至今忘不了那年楊陽生病,除了楊陽二姨,沒有一個人借給他錢的事情。
但現在這些事情還輪不到楊陽來操心。
最讓他難受的是每到一家,他都要按照王秀琴的要求,背一些古詩,做一些算術題,好滿足她的虛榮心。
還要裝作乖巧懂事的樣子,反複應付著大人們類似你多大了?上學沒有?這種幼稚的提問。
更有一些熊孩子一直在你身邊轉來轉去,不停的問你的新衣服多少錢,在哪買的。
換做是你,會不會崩潰?
所以,對楊陽來說,每天陪著父母走親訪友這個事絕對是一個噩夢。
關鍵是這個噩夢還是連續劇,誰特麼能受的了。
到了小年這一天,楊陽終於從這個噩夢中醒來了,因為他家的親戚終於走完了。
好不容易閒下來的楊陽,看著屋外紛紛揚揚的大雪,突然想起了魯迅先生在《少年閏土》裡的故事。
這個年代麻雀還不是保護動物,所以楊陽興致勃勃的,找到了家裡的大簸箕,再偷了家裡的一把小米,跑到房後的園子裡抓麻雀去了。
掃出一塊空地,撒上一把小米,再把大簸箕用木棍支起來,拴好繩子,就等著麻雀上鉤了。
果然知識就是力量,一個多小時,楊陽就抓到了十多隻麻雀。想著曾經吃過的燒麻雀的味道,楊陽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媽,你給我燒麻雀唄”,
“你這孩子,在哪整的?”王秀琴很驚訝,這是帶翅膀的,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抓住的?
“用簸箕扣的啊,我在書裡看到的,就學著試了一下,就抓住了”。楊陽說道。
“行吧,我給你燒,你等著吧”。對於楊陽時不時做出的驚人之舉,王秀琴早就已經習慣了。
楊陽終於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燒麻雀,果然,和記憶中的味道一樣。
”這特麼才是孩子該過得生活啊,前兩天自己到底是過得啥日子啊“。楊陽一邊咬著麻雀翅膀,一邊想道。
到了臘月二十九晚飯過後,王秀琴將明天要用的豬肘、豬蹄和五花肉放入鍋中提前煮了起來,這是上輩子楊陽最高興的時刻。
因為每到這個時候,王秀琴總是會將剔過肉的骨頭遞給楊陽,讓他提前解解饞。
熱氣騰騰的骨頭,啃一口滿嘴留香,這是楊陽一直忘不掉的味道。
重生前,自從楊陽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他都是除夕那天才回到家裡,那時候家裡早已經不缺肉了,但是楊陽還是覺得,隻有小時候這剛出鍋的肉骨頭,才是最香的。
到了除夕這天上午,老楊安排好礦上的事情後,也回到了家裡。
“爸,咱們再去買點煙花吧,我想多放點煙花“。楊陽對著父親說道。
畢竟再過十幾年,禁燃令下,火樹銀花不夜城的景象,就再也看不到了。
老楊其實比王秀琴更寵溺楊陽,在彆人家是嚴父慈母,在楊陽家就反過來了。
在沒錢的時候,老楊都很難拒絕兒子的要求,更彆說現在有錢了。
所以老楊同誌很痛快的答應了。
“你倆快去快回啊,回來還得貼對聯呢“。王秀琴催促著。
因為按照王秀琴說的說法,貼完對聯就,在初五之前,就不能花錢了。
但是楊陽有一點不明白,那要是過年打麻將輸了,那算不算花錢?
到了集市上,沒等楊陽說話,老楊就將他自己看上的煙花,都買了回來。
看著老楊興致勃勃挑著煙花的樣子,讓楊陽感覺好像老楊比自己更開心?
果然男人致死是少年。
看到老楊爺倆買回來的煙花,王秀琴本來想要埋怨了一下他們買的太多了,但是看到爺倆都高興的樣子,撇撇嘴,也就不再說什麼。
放下煙花,老楊帶著楊陽去貼對聯,當大紅的福字貼到了門上以後,這個春節總算是正式開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