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英有了自己的事業,不用把心思放在男人身上,也就不生那麼多閒氣了。
趙小英從來不管陳奕凡的作息時間。不管他早上幾點出門,也不管他晚上幾點回來。陳奕凡愛乾嘛就乾嘛,趙小英不操那份閒心。
趙小英捐助了城南的一所慈善堂。趙小英以前從來沒有來過京城的城南。那裡是窮人和地痞無賴小混混聚集的地方。
趙小英怕染上麻煩,從來沒有去過城南。是金鑫姐姐約的趙小英去的城南。
金鑫姐姐約趙小英,去城南的一家河南人開的河南菜館吃飯。趙小英對河南菜館不怎麼感興趣。她知道金鑫姐姐一定會抱著金寶蛋金櫟陽去的。趙小英是想看看孩子。
結果,馬車到了城南,還沒到約定的飯館呢,趙小英就看見很多蓬頭垢麵的小乞丐。
車夫說,這些小乞丐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生存能力,不能不沿街乞討,甚至偷盜。
趙小英不知道城南歸哪個部門管轄,不知道歸哪個官員管。但是看見十幾個臟兮兮的小乞丐,她動了惻隱之心。
趙小英穿越到這個異世界的時候,如果不是陳大嬸子一家好心收留她,她可能也沒什麼好結果。
城南的房價是四城之中最低的。趙小英在城南買了一個大院子,雇了兩個教書先生,兩個做飯洗衣服的媽媽,兩個兼任體育老師的護衛,在城南開了一所慈善堂。
隻要是在街頭流浪的小乞丐、小孤兒,都可以住到慈善堂裡麵來。慈善堂不僅包吃住,給孩子們做新衣服,還提供免費的教育。
趙小英的慈善堂,從開始的十幾個孩子猛增加到了上百人。趙小英不得不擴建慈善堂的規模。繼續在城南的慈善堂附近購買院落,招收先生,雇傭洗衣做飯的婆子、媽媽,雇傭護衛。
趙小英做到了當初的想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城沒了這些流浪的小乞丐,沒了小偷小摸,街道乾淨了,風氣也變好了。
流浪的孩子們能上學了,以後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了,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飯吃了,誰還會願意去沿街乞討,受彆人的白眼呢?
這些小孩子長大以後,如果不想繼續讀書,還可以學些手藝。趙小英在郊區開辦了一個火柴廠,正需要大量的人工呢。
趙小英想當個實業家,她現在還在建房,要建個粉條廠。解決農民們土豆地瓜賣不上價,不耐儲存的問題。
紅薯土豆製成澱粉以後,耐運輸,耐儲存。村民可以用土豆紅薯賣錢,也可以換粉條吃。
趙小英沒想到,小小的火柴廠利潤竟然是翻了幾倍的。火柴廠投資低,回報高,竟然被官方看中了。
官府接管了趙小英的火柴廠,隻是象征性的賞給了趙小英一些金銀。從此以後,市麵上所有的火柴和食鹽一樣,都由政府管控,統購統銷。
政府管控的,還有各種礦藏,金銀銅鐵礦,煤礦,這些都是政府管控的。
喜歡囤積症患者穿到饑荒年代請大家收藏:囤積症患者穿到饑荒年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