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理與學生住的客院裡。
“老師。”中年文士取了碟子將前麵送來的糖葫蘆放置在上麵,白瓷搭配紅潤潤的糖葫蘆,也有幾分意趣。
“嘗嘗。”楊理在桌邊坐下,笑吟吟地看著自己這位學生:“你小師妹人聰慧,心性也是上佳,便是出門吃個零嘴兒,都還記得為師。”
“可惜為師上了年紀,這些小兒零嘴,倒是不適合。”
“小師妹自是好的。”中年文士笑著說道,拿起其中一串,放在眼前看了半晌,用筷子將串子上的山楂一顆一顆取下來,放在碟中,“有老師的教導,以後也定然是好的。”
“隻是……正因如此,學生反而擔心。”
“小師妹至誠,又聰慧,老師既然收了她做學生,定然也會儘心教導……可這樣一來,日後等她長大了,發現外間的世道不如她想象中的好,豈不是會更加難受?”
楊理聞言,看著這碟中紅紅的、裹著糖麵兒的山楂球,笑了笑:“你又怎知,她如今就不知道呢?”
對方微微一愣。
楊理收斂了笑容,輕輕歎口氣:“小小年紀,便如此通透,也難怪靖王會急著將老夫請來……”
“老師的意思是……”
“你在這靖王府住了這些時日,對那位靖王,可有什麼看法?”
“老師,學生……”
“這些年,隻有你一直跟隨老夫身側,雖是擔心老夫年紀大了出事,也有無法在當今朝堂施展抱負的原因吧。”
“老師……”
楊理笑了笑:“這幾日你每日都會出門,覺得如今的天子腳下,可有比江南的情況好上些許?”
沉默。
沉默到甚至有些死寂。
楊理幽幽歎口氣:“他們都以為老夫退隱,是因為老夫不想晚年卷入麻煩事兒,名聲不保……可實際如何,你跟在老夫身邊最久,應當也能猜出一二。”
中年文士起身,撩起衣袍,在楊理麵前緩緩跪下:“學生並不想將老師牽扯其中……”
楊理擺擺手。
“什麼牽扯不牽扯的,便是沒有靖王,這天下也要亂了。”
身處京城這繁華喧囂之地,眾人皆被眼前的浮光掠影所迷惑,目光難以穿透重重迷霧,觸及那遙遠而潛藏的危機。然而,楊理,這位飽讀詩書、深諳曆史興衰,又遍曆名山大川、洞察世間百態之人,卻早早敏銳地察覺到了大燕王朝在鼎盛表象之下,正悄然滋生的種種隱患。
太後崩逝,軒轅臨正式獨攬朝廷大權。他所推行的一係列舉措,非但未能消弭那些早已暗潮湧動的隱患,反而如同往熊熊烈火中添柴,使潛藏的矛盾被進一步激化,將整個王朝推向了更為險峻的深淵邊緣。
楊理:“盛極必衰,不破不立。”
雖然問題並不是在軒轅靖昏迷這兩年裡才出現的,早在大燕疆域極速擴張時,種子就已埋下,但那時太後統治下的吏治還算清明,還有轉機。
可現在……
“如果能平和度過,自然最好。”
“如若不能,那最合適的人選也隻有一個。”
楊理緩緩看向自己的學生,“你去吧,至於你的那些師兄,他們都有自己的選擇,老夫不會強求。”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