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趕往臨州的官道隻有一條。
可其他小路確有不少。
此刻,已是申時。
李昭陽率領一萬五千軍隊,等候在離臨州不到三十裡的小路上。
由於昨晚偷襲的一戰,讓本來隻有兩萬的先鋒軍,損失了近兩千人。
不過,總體算下來也是大獲全勝。
在峽穀偷襲北涼軍的幾百人已經歸隊。
隻是尋找牛是三千人馬,李昭陽估計可能要到明日才能彙合。
南宮瑤看著前麵的三條小路,不禁發起愁來。
她看向李昭陽皺眉問道:“這裡有三條路,我們該走哪一條啊?”
杜新塵在一旁接話道:“要我說,走哪一條都一樣,這裡這麼多條路,他們北涼軍又怎麼可能知道我們走哪一條,他們想偷襲都沒地方埋伏。”
李昭陽沒理會杜新塵這個二貨。
他也沒回答南宮瑤的問話,隻是安靜著等待斥候軍的打探。
李昭陽很清楚,古代的行軍打仗,和前世的剿匪幾乎都是大同小異。
一個不慎,可能都會全盤皆輸。
你懂兵法,彆人肯定也懂。
所以不做到萬無一失,他是絕對不會冒險的。
哪怕臨州城的幾十萬百姓不救,她也不會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中。
大約又等了半個時辰。
前方探查的斥候軍還沒回來。
後方卻是趕來了一隊人馬。
“難道有追兵?”
李昭陽還在納悶時,身後小兵來稟報,說是尋找牛的人回來了。
聞言,李昭陽笑了。
按道理來說,如今戰事連連,百姓食不果腹,牛這種稀缺物,應該相當難尋才是。
不過,李昭陽早就打探好了,北涼邊城官營的畜牧機構所在位置。
隻要不出意外的話,那麼這一千頭牛,應該就不是問題。
李昭陽道:“叫千夫長過來回話。”
小兵應了一聲。
沒多久。
一名身材瘦小的將領,來到李昭陽的麵前,行禮道:“稟報李參謀,牛已經湊齊,我等回來複命。”
聽說已經找到牛,李昭陽暗暗鬆了口氣。
隻要有牛,接下來的戰爭就好打多了。
隨即說道:“起來回話,你叫什麼名字。”
李昭陽心想,這麼能乾的小將,以後要好好的提拔才是。
千夫長回道:“末將趙海。”
李昭陽點頭,隨即又想到了趙奎,問道:“那趙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