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
月入中旬,王行之在一處雄關前停下,看著眼前的雄關,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眼前的雄關不是彆地,正是劍門關。
劍門關享有盛名,被稱為蜀中門戶,也是一座曆史韻味極其濃鬱的雄關。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此修築棧道禦敵,薑維在此取得以少勝多的戰役,此後多年,劍門關曆經大小一百餘次戰爭,三國鐘會、後周王景、北宋王全斌等都曾與蜀軍在此對峙。
而要說劍門關真正聞名,還是因為李白的《蜀道難》而聞名遐邇,其中【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是描繪出了劍門關的雄偉與壯觀。
突然,劍門關上變得燈火通明。
“怎麼回事?”
王行之駕馬後退了幾步,抬眼看向劍門關上,暗自警惕著。
此時雖不是戰亂時期,劍門關沒什麼重兵把守,但劍門關是蜀中門戶,也是常年有兵駐紮,這半夜突然亮燈,很不尋常。
王行之之前也是想著,等到天明時再進去,沒曾想這劍門關居然半夜亮燈,他這幾天被追殺得夠嗆,都有些神經質,突然出現這幕,由不得他不警惕。
“下方騎馬之人可是狀元郎王行之,某家劉成恩,特意在此等候。”
緊隨著,劍門關上,響起一道尖銳而又熟悉的聲音。
“劉成恩?”
聽到這聲音和名字,王行之先是一臉懵,而後麵色變得難看起來。
劉成恩出現在這裡,就證明趙煦是知道王行之這段時間經曆的事,再加上曹青禾的背叛,他對趙煦以及現在的劉成恩也起著防備之心。
這一刻,他也不知道是回應的好,還是不回應的好。
“狀元郎,可曾記得某家這個故人?”
就在這時,伴隨著一陣低沉厚重的聲音,一道身影,幾乎以瞬移的方式,來到王行之身側。
“周同——”
王行之心頭一驚,渾身汗毛倒豎,趕忙循聲望去。
結果,他發現此人不是彆人,正是有過一麵之緣的周同。
他第一次與周同見麵之時,實力太低,周同也沒顯露什麼,因此隻是知道周同實力強。
但現在再一看,周同身上正慢慢的散去血色罡氣,很明顯就是武將的氣血外放,這證明周同的實力,最差也到了絕世武將,甚至有可能達到了神將,根本就不是他能抗衡的存在。
不過,王行之也沒就這麼被嚇到,周同既然是現身,而不是偷襲,那就證明周同對他沒殺心。
再加上劍門關上的劉成恩,王行之能肯定,周同是趙煦的人。
王行之壓下心頭的慌亂,看著周同沉聲開口“那不知周大俠,攔住本官作甚?”
既然確定了周同是趙煦的人,王行之也敢肯定周同不會殺他,而對付這種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擺出一副官威。
王行之的突然轉變,讓周同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不自覺的愣了一下。
但很快,周同反應過來,麵色暗沉,目光不善的看著王行之。
幾天前趙煦讓他來保護王行之,他便有些不滿,因此這一路上,他多有拖拉,所以王行之被眾多江湖人追殺那天,他並未趕到。
直到他們見識到一片血地之後,他才知道事情大條,不敢怠慢,後麵緊趕慢趕,總算趕上王行之被少林僧人攔路。
但他也沒第一時間出手,而是在王行之吃夠苦頭後才選擇出手。
隨後,他獨自跟上王行之,一路上看儘了王行之的狼狽。
沒曾想,見麵之後,王行之居然給他擺官架子。
這讓周同感到一陣惱怒,恨恨的瞪了眼王行之,但他確實如王行之所想,不敢對王行之怎樣,隻能拱拱手,悶悶的說道“下官自是不敢冒犯狀元郎,隻是奉命請狀元郎進劍門關。”
不過,周同說完這話,卻是又緊緊的盯著王行之,眼底閃過一抹蠢蠢欲動,卻是希望王行之拒絕一般。
“帶路吧!”
王行之抬眼看了看燈火通明的劍門關,又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周同,他就知道自己即使反抗也沒什麼用處,還不如跟著進關,見機行事。
“狀元郎請。”
周同見王行之這麼輕易的就答應下來,眼底掠過一抹遺憾,整張臉徹底垮了下來,顯得有些沉悶。
“這事越搞越複雜了,就是不知這次的事趙煦知道多少,派人來這裡又是為了什麼,是否……”
王行之沒理會周同,自顧自的駕馬緩行,臉上看似不動聲色,實際上心裡一陣愁苦,在暗自猜測著。
很快,兩人來到劍門關大門前,此時劍門關大門早已經打開一道縫隙,劉成恩帶著一群士兵,正在大門前等候。
麵對劉成恩,王行之可不能像對待周同一樣,果斷翻身下馬,露出和煦笑容,對著劉成恩微微拱手“內侍,好久不見。”
“是啊!好久不見。”劉成恩十分客氣的還禮,並沒有因為王行之不在汴梁而生疏,依舊和往昔一般客氣。
見到劉成恩的態度,王行之莫名的鬆了口氣,最起碼他現在能確定,趙煦暫時沒有要動他的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