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趙行舟相處甚久,知曉趙行舟的本事。
外界傳聞他與趙行舟各立一個山頭,但隻有他們兩人知道,這一切都是趙行舟的主意,目的就是為了將雲霧山控製在手中。
其實,他與趙行舟本就是一個整體。
並且,趙行舟還是團體的決策者。
趙行舟卻是陷入深層次的沉思,以這段時間的江湖消息,隻要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清楚,王行之的處境不好。
但今日在這裡見到王行之,以及剛才的見聞,卻是讓趙行舟感到震驚,他發現王行之似乎在謀劃著什麼大事。
但現在再聽聞王行之的要求,他一下也反應過來,王行之恐怕是準備整合兵馬反出大宋。
這讓他無比的糾結,畢竟自古以來,造反之事都是不成功便成仁,一旦加入,不僅是他們,就是他們的家人也沒了回頭路。
可現在不答應,以王行之剛才表露的狠辣,以及武安軍過往的名聲,他們這數千人恐怕是沒有任何活路。
一時間,趙行舟陷入兩難之境。
王行之沒說話,靜靜的觀察等待著。
經過觀察,王行之也看出了一些貓膩,這兩人似乎是以趙行舟這書生為主。
而且看這模樣,這趙行舟顯然是猜出了什麼,不是個無腦之人。
這倒是讓王行之隱隱有些期待,畢竟他現在的手下,都是些武人,起初打仗還沒多大問題,但若是占據了一片地,就需要文人來管理了。
王行之沒說話,吳長風等人自然是不會插言,都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
一時間,雲霧山中陷入詭異的寂靜中。
過了許久,趙行舟像是下定了決心,對著王行之抱拳行禮,躬身道“韓王玄孫趙行舟,願以此身,追隨大人,若有二心,必不得好死。”
“俺也一樣。”向天見狀,沒有絲毫猶豫,趕忙跟著行禮,表示臣服。
“二位請起,想不到趙兄居然是韓王玄孫。”王行之趕忙扶起兩人,臉上露出一抹驚詫。
他沒想到趙行舟這麼一個賊匪,居然出身名門,是大宋開國的第一功臣的韓王趙普。
縱觀北宋初期,趙普在其中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從趙普孤身投太祖開始,到後麵的【雪夜定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這些大事件,能看出趙普的卓越眼光和智計。
而後麵的“燭影斧聲”到“金匱之盟”,改變整個北宋進程的事,也能看出趙普的果決。
當然,這讓後人對趙普的評價降低了不少。
比如老朱,南京立廟祭祀時,禮部本來擬定的名單中有趙普的名字,卻被老朱表明【趙普負太祖不忠,不可從祀】,直接踢出祭祀名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