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遠遠地望向七人。
這是係統明確認定的人,他們皆為大明身死的忠誠之士。
現在最缺什麼?
人才啊!!
朱由校盯著他們好生打量了一番:
孫傳庭,時任吏部主事,負責官員任免等。時三十三
盧象升,時任貴州司主事,時二十六,
黃得功,三十二歲,生於開原,十二歲時斬殺兩名敵人。後被遼東經略王在晉賞識招為親軍,騎兵的好手。熟悉遼東又擅長鎮壓民亂!
與孫承宗有舊相識!
孟兆祥:三十歲左右,擔任大理寺左評事。閒差,忠誠!
王家彥:三十八歲,時任金華蘭溪縣令,政務人才。
李邦華:五十二歲,被文臣排擠在家閒賦,曾任兵部右侍郎,可用來對付文臣集團。
倪元璐:時三十二歲,考試天才,天啟二年中過進士,後來改庶吉士授編修,文化教育領域可以勝任。
朱由校迅速將他們的信息在腦袋裡過了一遍。
這些人既有武將又有文臣,更妙的是有一個前兵部侍郎李邦華和一個在任的吏部主事。
一個組織,無非是財權(戶部)、軍權(兵部)、人事任免權(吏部)。
朱由校之所以搞不定文臣集團,就是因為他掌控不了財、軍、人事三權,隻能依靠著太監小打小鬨。
現在,正是往朝堂滲沙子的大好時機。
李邦華帶領其他人跪下高呼“萬歲”!
朱由校急忙扶起李邦華,道:“朕等你們好久了!!”
眾人一愣,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讓皇帝掛念?
盧象升此時不過二十六歲,還沒有經曆大戰的洗禮,青澀非常。
孫傳庭也隻是一個文官,完全沒有日後那種萬人屠的氣質。
倒是黃得功,在遼東浴血奮戰,身上隱隱有血腥氣,端得是一個鐵血軍人,這家夥與後金有血海深仇,用好了,就是一把插向後金的利劍!
眾人隨朱由校進入議事廳。
一張巨大的遼東地圖赫然呈現在眾人眼前。
“朕聽聞年初,豬野皮來犯寧遠,被袁崇煥打退。此為遼東第一大勝,此後遼東也算安穩了幾個月!”
朱由校站在地圖麵前,猛地一揮手,咬牙切齒道:“自萬曆四十六年以來,努爾哈赤那個野豬皮起兵作亂,到現在已有六年之久!”
“這六年來,我遼東子民死傷無數,活下來的人也成了後金的包衣、奴隸!我煌煌大明,怎麼會落到如此境地?”
這句話,像是問眾人,也像是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