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心中早就猜到,張繡不敢跟曹操決一死戰。
而他自身也不希望,張繡采取破釜沉舟這種孤注一擲的策略。
賈詡麵帶微笑,目光從容地望著張繡,成竹在胸地徐徐開口:“那這第二計呢,乃是順水推舟、鳩占鵲巢之計。”
“曹操不是說要幫我們報仇嘛,那我們就如昨夜商量的那般,選擇主動出擊。”
“少將軍不妨主動向曹操請求將派往鄧城的兵卒,由兩千增添至四千,而後再向曹操借兩千兵馬,如此便可一舉將鄧城拿下。”
“如此行事,咱們便能扭轉局勢,變被動為主動。反正總歸是要配合曹操進攻鄧城,那為何不讓咱們成為主力呢?”
賈詡稍作停頓,繼而發出一聲冷笑,“待抵達鄧城之後,若能設法騙開城門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騙不開,咱們便大肆宣揚曹操兩萬大軍正全力進攻樊城。”
“彼時,鄧城守將張允見後方的樊城已然岌岌可危,他難道還會有心思困守鄧城嗎?”
“而一旦鄧城落入我們手中,我們便可嘗試舍棄宛城。”
“到那時,我們再向曹操挑明利害,曹操見鄧城已經在我們手上,料想他也不會過分相逼。”
“妙啊,此計實在是高妙。”張繡興奮地猛拍大腿,對賈詡的計謀讚不絕口。
旋即,張繡雷厲風行,即刻便欲前去麵見曹操。
“少將軍且先留步。”賈詡趕忙喚住張繡,說道:“那鄒氏那邊,你務必緊盯,唯有獲取了曹操的信任,咱們的計劃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文和先生,繡明白了。”張繡轉身拱手行禮,而後匆匆離去。
曹操的大營之內。
即將出征的一萬五千兵馬已然整齊列隊,浩浩蕩蕩地出了營地。
而曹操正在營帳之中,靜候張繡的回應。
“報,張繡將軍求見。”
忽然,帳外傳來護衛通報聲音。
“進來。”
曹操端坐在帥案之後,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心中暗自思忖張繡可能的來意。
帳門掀開。
典韋領著張繡步入營帳。
張繡恭敬行禮道:“稟司空大人,末將前來複命。”
曹操微微抬眼,說道:“子然將軍,某的命令你考慮得如何了?”
張繡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一抹悲憤神色,說道:“繡十分感謝司空大人記得叔父的大仇,但繡以為,為人子侄者,此仇應親手報之,才能告慰叔父在天之靈。”
“繡懇請司空大人借我兩千兵馬,協助我西涼四千鐵騎,即日出發踏平鄧城,不報此仇誓不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