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列封賞完畢,皇甫衝正待公布新的計劃,突然祝融夫人的一封急奏呈上,皇甫衝翻開,一目十行地看完,隨後對著眾人說:
“剛剛收到祝融將軍的奏折。南越邊境治下土著陳煚(jiong)趁廣西戰亂之時起兵造反,短時間內聚眾十五萬餘人,一舉趕走趙佗的留守部隊,占據升龍城(今河內)。
隨後陳煚定都升龍城,建立安南國,自稱安南王。
陳煚屯兵諒山,攔住祝融將軍南下的兵馬,既不開戰,也不退兵,遣使獻上提議。
說安南國願向我渝國稱臣,奉我渝國為宗主國,為渝國鎮守西南邊陲。
祝融將軍兵力隻有兩萬,不敢輕動,特上書請示。
眾卿,這事兒你們怎麼看?”
眾人都把目光看向辛棄疾,此次南征辛棄疾的指揮才能堪稱一流,大將軍甘寧都得承認,現今渝國戰神非辛棄疾莫屬。
辛棄疾感受到眾人的關注,當即站出列,拱手道:
“皇上,我渝國征服南越,理應全據南越領土。
安南國不過一跳梁小醜而已,趁亂火中取栗,十五萬人馬看似很多,但倉促起兵,戰力肯定會打折扣,微臣願領兵誅殺此獠。”
鄭成功在此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對辛棄疾更是敬佩,此時也出列宏聲道:
“末將願領兩萬兵馬打先鋒。”
其他文武雖然沒有說話,但渝國的連番勝利已然滋生了驕兵情緒,眾人對開戰沒有太大抵觸,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皇甫衝卻不置可否,麵無表情地敲起了桌子。
群臣一見皇甫衝這副模樣,心裡紛紛有了明悟,皇帝不想打仗了。
陳煚,皇甫衝是知道這人的。
對於南邊這個擅長忘恩負義的國家,皇甫衝上大學時也曾抽時間了解過它的曆史。
陳煚是越南陳王朝開國皇帝,生於公元1218年,是越南李王朝外戚成員,公元1224年在李王朝權臣陳首度安排下,與同齡的李王朝第九位皇帝李昭帝李天馨,也是越南曆史唯一一位女性君主結婚,次年李天馨讓位給他,他建立陳王朝取代李王朝,定都升龍府。
陳煚最大的功績就是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打敗了入侵越南的蒙古帝國,使得越南成為少有的沒被蒙古帝國征服的國家,被越南人奉為武帝。
公元1258年,陳煚讓位長子陳晃,自己退位當太上皇帝,直到公元1277年病死,終年59歲,在位33年,廟號太宗,諡號元皇帝,史稱“陳太宗”。
一個能被稱為武帝的人,還有擊敗蒙古帝國的戰績背書,陳煚的軍事能力自然非同一般。
皇甫衝眉頭皺起:
武帝又怎樣,相信以現在渝國的實力,滅掉安南不成問題。
但問題是有這個必要嗎?
滅南越是為了打通出海口,如今廣州在手,正是時候執行女王複仇的計劃,浪費精力去打偏安一隅的安南,合適嗎?
這戰端一啟,若順利還好,若陷入拉鋸,則大大影響原定計劃,得不償失。
但安南現在看似臣服,不過是權宜之計,它作為新興的國家,也需要時間擴充實力。
也許等它緩過氣來,說不定又會蠢蠢欲動。
唔,不是也許,按這些人曆來的尿性,是必定會惹是生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