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立天集團的重磅訂單後,浩宇傳媒猶如裝上了強勁的引擎,業務飛速拓展,收入一路水漲船高。
公司上下一片繁忙,辦公室裡整日都是敲擊鍵盤的聲音、激烈的討論聲,每個人都沉浸在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中,享受著成功帶來的喜悅與奮進的動力。
王浩宇作為公司的掌舵人,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從項目策劃到團隊管理,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力求將每一個項目都做到儘善儘美。
這一切都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滿心辛酸!
十五歲,初中剛畢業的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初三的那個暑假,從最底層的小工做起,在工地的烈日下揮灑汗水,一磚一瓦地堆砌著自己的生活。
高三那個暑假,彆的同學在享受假期的輕鬆愉悅,他卻在為下一學期的學費發愁。
他輾轉於各個臨時工崗位,送外賣、發傳單、在餐廳當服務員,每一份工作都充滿了艱辛。
夏日的驕陽似火,烤得地麵滾燙,他騎著電動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汗水濕透了衣衫,後背留下一道道鹽漬。
但他從未抱怨,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改變命運!
終於,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考上了大學。
大學四年,他沒有絲毫懈怠。
白天,他穿梭在教學樓與圖書館之間,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
夜晚,當同學們都在宿舍娛樂休閒時,他還在兼職的地方忙碌著。
在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王浩宇的心中始終牽掛著一個地方——他的老家。
那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雖然山清水秀,卻因為地處偏僻、資源匱乏,經濟發展一直十分滯後。
村裡的孩子大多家境貧寒,教育資源也極度匱乏,簡陋的教室、破舊的桌椅,還有那些求知若渴的眼神,時常在王浩宇的腦海中浮現。
如今,浩宇傳媒有了一定的實力,王浩宇決定要為家鄉做點什麼。
王浩宇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安排,獨自一人踏上了回鄉的旅程。
一路上,車窗外的景色飛速掠過,他的思緒也飄回到了小時候。
那時,他每天都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冬天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教室裡沒有暖氣,手腳長滿凍瘡是常有的事。
但即便條件如此艱苦,他和小夥伴們依然對知識充滿了渴望,在那昏暗的燈光下刻苦學習。
正是那段艱苦的歲月,磨礪了他的意誌,讓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車子緩緩駛入村子,熟悉的景象映入眼簾。
村口那棵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像是一位忠誠的守望者,見證著村子的變遷。
王浩宇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加快了車速,駛向村子的中心。
他好久沒回到這個生他養他的村子了。
剛到村口,就有幾個孩子認出了他,興奮地跑過來喊道:“王叔叔回來啦!王叔叔回來啦!”
聽到孩子們的呼喊,村裡的鄉親們紛紛走出家門,熱情地和王浩宇打招呼。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詢問著他在城裡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王浩宇一一耐心作答,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和鄉親們的交談中,王浩宇得知村裡的小學還是和以前一樣破舊,孩子們的學習條件並沒有得到多大改善。
他的心中一陣刺痛,更加堅定了捐款的決心。
第二天一大早,王浩宇在村長的陪同下,來到了村裡的小學。
眼前的景象讓他的心情格外沉重,幾間破舊的瓦房就是孩子們的教室,牆壁上的石灰已經脫落,露出了斑駁的磚塊。
教室裡的桌椅參差不齊,有的甚至缺了一條腿,用磚頭勉強墊著。
黑板也破舊不堪,字跡寫上去都有些模糊不清。
孩子們正在上課,看到王浩宇和村長進來,都好奇地轉過頭來。
王浩宇微笑著向孩子們打招呼,孩子們也怯生生地回應著。
他走到一個小女孩身邊,輕輕摸了摸她的頭,問道:“小朋友,你喜歡學習嗎?”
小女孩用力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光芒:“喜歡,我想好好學習,將來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王浩宇的眼眶濕潤了,他深知這些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而自己有責任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
回到村長家後,王浩宇立刻表明了自己的來意:“村長,我這次回來,就是想為咱們村的小學捐點款,改善一下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我打算捐200萬,您看怎麼樣?”
村長聽後,驚訝得合不攏嘴,他緊緊握住王浩宇的手,激動地說:“浩宇啊,你真是咱們村的大恩人!這200萬,對咱們小學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孩子們可就有好日子過了!”
王浩宇笑著說:“村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也是從這個村子走出去的,沒有鄉親們的幫助和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現在我有能力了,當然要回報家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