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春二月。
江夏兵趙慈反,破六縣,殺南陽太守秦頡。
太守府中,當魏哲得知這個消息時不禁輕歎一聲。
要知道這位南陽太守秦頡完全算得上是能臣乾吏。
當初黃巾起義爆發,南陽郡黃巾軍首領張曼成攻殺太守褚貢之後,便是江夏都尉秦頡臨危受命,繼任南陽郡太守的職位,討伐黃巾軍。
後來也正是秦頡與荊州刺史徐璆聯手擊敗了黃巾軍,斬殺張曼成。
隨後也是秦頡、徐璆與朱儁聯軍收複宛城,平定南陽黃巾。
可秦頡這個江夏都尉,最後偏偏就是死在了江夏士卒趙慈手中。
如此巧合,連魏哲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或許……真的是因為漢室氣數將儘吧!
然而魏哲這邊還沒放下手中邸報,便見公孫昭麵色凝重的匆匆而來。
“府君,浿水縣急報,高句麗人入寇,約有兩萬餘人!”
此言一出,魏哲豁然起身便接過軍報。
當看完之後,魏哲直接麵色陰沉似水的寒聲道:
“傳我教令:聚兵——擊敵!”
“喏!”
公孫昭聞言,立刻毫不猶豫的轉身離開。
與此同時,魏哲仔細分析了一遍軍報之後,心念電轉立刻又吩咐道:
“傳令朝鮮城以東諸軍屯即刻警備,朝鮮城以西六營屯兵於增地縣集結。”
“傳令,命太史慈率穢貊義從四千騎出夫租,入高句麗擾敵。”
在下達了一係列命令之後,穿戴完畢的魏哲便毫不猶豫騎上戰馬,率一千親騎朝增地縣而去。
一千精騎,三千郡兵,六千屯兵。
魏哲這次可以說是相當給高句麗人臉了!
“既然來了,就都留下吧!”
飛馳的戰馬上,隻見魏哲麵露煞氣的暗自冷哼著。
說句老實話,高句麗人的這次入寇確實在魏哲的意料之外。
畢竟與高句麗接壤最多的是遼東郡,那裡才是他們騷擾的重心。
但是事實證明,敵人永遠不會按照你的節奏來。
高句麗人顯然也不是傻瓜,察覺出了魏哲這個樂浪太守不是善茬。
故此這次大舉入寇,恐怕他們也打著先下手為強,提前鏟除大患的心思。
畢竟早在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高句麗就曾殺帶方令,掠得樂浪太守妻子,說明他們對大漢朝早就沒有敬畏了。
若非如此,高句麗人這次也不會大舉入寇樂浪。
而對於這次不在史料記載中的入寇,魏哲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彆看他嘴上時常調侃高句麗人,但心中卻明白這是遼東的一個大患。
倘若一味的貶低高句麗,則無異於蔑視遼東的漢人。
要知道漢人的一個玄莬郡都讓高句麗給侵吞了。
如果高句麗人是廢物,那麼遼東漢人豈不是更廢?
……
次日,增地縣。
隨著魏哲的命令發出,各縣屯兵很快便陸陸續續的趕到了。
與此同時,斥候也帶來了更詳細的消息。
“浿水縣被圍,尚未破城!”
“高句麗人襲城未果之後,便繞城南下,沿浿水襲來。”
說到這裡,斥候略有猶豫,但還是稟報道:
“此次入寇賊軍首領,觀其旗幟乃高句麗國王高男武。”
“不過屬下探查之時並未看見此人。”
聞聽此言,魏哲也沒有責怪,勉勵兩句後便讓他下去了。
隨即魏哲沒有立刻做出決斷,而是看向一旁的公孫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