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人同朕說……”從小用聖賢書堆起來的兒子,皇帝知道楊承好控製得很。
忠孝原本是無錯的。
隻是成了彆人手中控製一個人的把柄時,什麼都可以成為錯。
“有人同朕說,齊魯那邊有裴家的勢力,朕記得皇後在時,曾有意把侄女許配裴家裴明晞,你可記得此事?”
三兩歲的小兒,跑還跑不利索,又怎麼可能記得這些?楊承隻是搖頭:“臣不知。”
“無妨……朕還記得。”
“此次齊魯李將軍受難總要有個交代,朕有意命你前去調查,將功折罪,你意如何啊?”皇帝當然不會給楊承實權的。
此去非是羊入虎口,便也是九死一生。皇帝要去追查定然有目的,楊承思索片刻,猜想是裴家尚有餘黨。
“為臣,自當為君分憂。”
“你要知道,即便朕信你,沒真憑實據,這天下人可不會信。”句句未提先皇後母家,卻也句句告訴這楊承要為了還活著的小侄兒考慮。
身在其位,皇帝不缺什麼父慈子孝。而聖賢書裡,最要人求生前身後名。
“劉家管下的大庫丟了東西,你也一並去尋罷。”物儘其用,皇帝知道自己的要求楊承是斷然不會拒絕的,起身越過後者,“去罷,明日早些啟程。”
皇帝離開了,楊承緩緩站起身來吩咐左右把茶盞收拾好,站在亭子裡遙望東方。
齊魯是母親故鄉,倒不想頭一次去,竟是這般光景,這般狼狽。
踏出小亭,雨意早歇,似乎剛才便是刻意給楊承準備的,要人清醒清醒……到底何為聖賢?權術製衡到底和聖賢書又有幾分關係?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