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楊赫出宮,等待在外的幾位暗中死士,才緩緩跟在楊赫身後。
楊赫身為太子,身旁自然有皇家死士保護,隻是這些死士卻無論如何也不敢踏入皇宮。
楊赫雙手負後,身上那件大紅直袍於陽光下明亮無比。
乾和殿。
一位紅袍太監單膝跪地,輕聲道:“陛下,太子殿下出宮了。”
孤身一人坐在紫檀金絲椅上的楊鎮,隻是輕輕“嗯”了一聲,便不再開口。
這位紅袍太監沉默片刻,補充道:“太子殿下從坤寧宮走後,去了一趟楊芯公主的偏殿,並未踏入,隻是駐足片刻便離開了。”
楊鎮眉頭輕輕皺起,單手輕拍扶手,沉默片刻。
隨後楊鎮輕輕擺手,這位出身司禮監的宦官便無聲退去。
天京城。
楊赫沿著喧鬨街道一路向前,天京城街道開闊無比,容得下十駕馬車並排而行。
可這位以紈絝著稱的太子殿下,今日不曾駕馬乘車,就這麼緩步走在街道最中心。
兩側來往車馬行人,皆是默默避讓,為這位太子殿下讓出一條大道。
哪個不長眼的敢擋太子殿下的道?
這座天京城,最不缺的就是世家貴族,門閥子弟。
尋常富翁根本拿不上台麵,先是京城為官的官家子弟,再往上是一些貴族大家,再上就是天京城四大世家。
而最頂上,也就是皇族楊氏。
楊赫就這麼緩步而行,直到一座書齋前。
這座書齋名為“墨亭”,是天京城有名的筆墨鋪子。
其中最為有名的宣紙,就是被譽為“一尺宣紙一兩金”的澄心堂。
其紙薄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長者可達五十尺為一幅,從頭到尾,勻薄如一。
曾有一位書法大家得了十張澄心堂,卻久久不願提筆。
留下一句“此紙不敢書”,澄心堂隨之名聲大噪。
而這間“墨亭”中,就藏有不少澄心堂。
早就名動京城的筆墨鋪子,價格自然是足夠讓人咂舌。
絕大多數的文人墨客,都隻能是望而卻步。
不同於那些彎彎繞繞,樓高數層,屏風堆積的店鋪,墨亭就此一層,而且四扇大門皆是敞開。
其中懸掛毛筆、硯台、宣紙等等,就這麼大方展示。
有誰逛墨亭,也可以從外麵一目了然。
也正因如此,有不少兩袖清風的文人墨客,時不時就在墨亭前駐足,癡癡地望向墨亭中那些寶貝。
楊赫在墨亭前停步,並非是楊赫對筆墨突然來了興致,是因為楊赫望到了一位女子的背影。
隻見此時的墨亭中,有一位長發及腰的女子,正手捧一支毛筆,細細端倪。
楊赫見到這位女子的時候,頓時眼睛一亮,調轉身子,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踏入墨亭之中。
眼看這位太子殿下踏入墨亭,其中幾位夥計都立馬揚起燦爛笑臉,迎了上來。
一位年輕夥計彎腰低頭,恭敬道:“太子殿下,您怎麼來了?”
楊赫並未搭理這位夥計,隻是雙手負後,笑著看向前麵那位長發及腰的女子。
“慕凝,許久不見了。”
喜歡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當天下第一的那些年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