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則為白虎軍,暫由張易本人兼任主帥,魏延為副將。
張易對魏延寄予厚望,
期望他能迅速成長,未來將把白虎軍的領導大權交給魏延。
另外設有水軍即玄武軍,主帥為文聘,而副將的人選還需等待。
鑒於麾下將領數量不足,
有下屬笑問道:“主公,既然有青龍白虎玄武諸軍,朱雀軍何時才能組建起來呢?”
張易笑著回答:“朱雀軍當然會組建,不過,主帥人選還在路上呢。”
不論青龍軍或白虎軍,
每個隊伍都將各有訓練重點。
例如,青龍軍將以騎兵為主要力量,
這不意味著隊中不會有步兵和弓手,隻是騎兵將更為突出。
白虎軍也類似,但訓練的核心放在步兵方麵。
至於玄武軍,雖然缺乏騎兵訓練,但仍需具備水上步兵和弓手的能力。
張易同樣重視朱雀軍的建設,
這支軍隊將以箭術著稱,
因此其也必得是一位善射的專家。
實際上,黃忠正是為了這個位置而預留著,
他手持一把鋼製大刀,拉弓射箭的能力即使與呂布相比也不遜色。
眾人聞言,竊竊私語,都想了解主公心中的這位朱雀軍將領到底有多麼出色。
除了文聘,其他人作為副手被任命。
唯有文聘被選為玄武軍的主帥,
儘管這一決定基於他對水戰的深刻理解,
他自己依舊感覺有些過意不去,
因為他的理論知識尚未通過實踐的檢驗。
感受到張易的信任,文聘內心十分激動,
決心每日閱讀兵法,致力於將南陽建設成無敵的海軍勢力。
所有獲任的人員,在宴會的次日皆前往新的崗位履職。
目前張易手上掌握著的隻有三支部隊:白虎軍被留置在宛城作為防禦力量;青龍軍則調往南陽以東區域,以防備來自江夏的黃祖、孫堅,以及袁術等人的潛在威脅;背嵬軍則前往南陽南邊,那裡與襄陽隔江相望。玄武軍現有兵員三千人左右,張易已向文聘下達指令,要求其先擴充兵力至一萬。接下來文聘將帶著新兵沿著長江進行訓練,因為南陽地域擁有豐富的水流資源,非常適合作為水軍訓練場地。其他部隊暫時未收到增兵指示,因為目前存糧不足以支持更多部隊消耗。如果大規模招募,糧庫中的儲備將迅速枯竭,一旦遭遇自然災害或收成不好,後果不堪設想。一旦玄武軍達到滿編人數,再加上張易專門為黃忠籌備的一萬朱雀軍士兵,張易麾下的軍隊規模將增至約五萬人馬——確切來說應該是五萬兩千人,其中還包括了新補充的兩千名陌刀軍。張易雖然每天督促這批特殊兵種加強訓練,但出於珍視這支精英部隊的原因,並沒有讓他們直接投入實戰。
日子慢慢流逝,終於,張易盼來的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還有一個人——張機。“族叔,真是好久不見!”三十九歲的張機比黃忠還年輕一歲,但張易稱其為長輩,顯然是將他看得比較老成了。對此,張機並未過多回應,隻笑著說道:“你來的不湊巧啊,我之前答應幫人赴洛陽醫治病患,直到接到你的書信已過五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