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麵色微紅,本欲編個理由搪塞過去,然而一想到若是令主上失了這兩位英才的支持,則後果不堪設想,他立即改口坦誠道:
“不瞞兩位,末將奉主公之命,欲了解二位所居何地,打聽了之後,再由我主親往拜訪!”
他雙手抱拳行禮,姿態從容得體。
這樣的舉動贏得了荀氏兄弟的讚賞。
“敢問兄台,貴上究竟何人也?”
此次發問的是荀彧。
觀李嗣業儀表堂堂,顯非池中之物,顯然是位將軍級彆的人物。
“不敢欺瞞,吾主便是張易張雲驥。”
李嗣業語氣壓低,顯得格外慎重。
聞言後,兩兄弟反應各異。
荀攸率先詢問:“難道就是那位一月之內接連拿下南陽二十五座城的太守張易張雲驥嗎?”
荀攸對軍事有著深厚的興趣,有關張易收複失地的消息即便是身陷囹圄也能有所耳聞。雖然後來得知領軍的是薛仁貴和嶽飛,但他明白這兩位均受張易指揮,因此將其歸功於張易亦不過分。
荀彧則更關切:“莫非即是那改良農具,發明出聞名遐邇的張易犁之人?”
對於農事改良,荀彧更為敏感,認為這對黎民百姓至關重要。他曾親自觀察過張易犁的實際效果,對其創新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同時對張易樂於助人的精神表達了深刻的敬意。
“沒錯,兩位提到的人確實就是我的主公。”
李嗣業的語氣溫和平穩。
兩位對望一眼後,荀彧提議他們願意前往拜訪張易,但被李嗣業婉拒。他說,主人向來看重禮儀,斷不會讓人家的貴客屈尊前來。
最後,李嗣業獲得了兩兄弟住所的具體信息,回去向上級彙報時,語氣間滿是自豪:“主公,一切正如您預料,過程順利無阻。”
聽完彙報,張易頻頻點頭,“真乃英雄所見略同,李嗣業你不僅武功了得,更是足智多謀。”
隨即命令準備出發事宜,並特彆叮囑不能影響到主上的大計。
在一片和氣中,兩人計劃次日一早拜訪二荀。張易的心裡卻已盤算好了,如何既能邀請得動荀攸,也能讓荀彧心甘情願加入他的行列。尤其針對荀彧而言,後者更傾向於恢複漢室權威這一點上,將會是一大難題。
荀彧的觀點與這並不相符。
要知道,荀彧是對漢室極為忠誠之人。
與支持曹操接受九錫的荀攸不同,荀彧始終自視為漢朝臣子,甚至在曹操統一北方、眼看即將統一天下時,荀彧依然勸說曹操歸政於天子。
對於拉攏荀彧一起奮鬥,張易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漢室的存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