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這些話,劉表語氣緩和下來問道:“那麼這次你來到底有什麼打算?”
“第一,我主張易希望向景升公立誓:南陽正忙於治理政事,並無意接管荊州。”
孫乾解釋,“第二,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對付孫堅而非荊襄之地。”
聽到這話,一些人頓時明白過來。
因為大家都知道張易父親死於孫堅之手,兩人勢不兩立,若說張易不去找孫堅那才奇怪。
現場許多將領眼中閃過激動的神色,他們也同樣憎恨著孫堅——那個昔日上司王叡的人。
為了替王叡雪恨,這些人幾乎晝夜期盼。
很快地,劉表便對孫乾表示出了信任,承諾會暫時擱置皇上的命令,允許張易放心討伐孫堅,必要時甚至願意伸出援手報殺兄之仇。
至於這句話裡是否有真情實感,就不得而知了。
但孫乾並沒有在意這點。
雖然這次出使也有未儘如人意的地方,但至少達到了初步目的:維持住了一段時間內的和平局麵。
更為重要的是,他所傳達的內容明確指出,張易目前無意乾涉荊州事務;然而日後如果劉表拒絕歸還荊州,則是公然抗命之舉。
至於這道詔書究竟由誰起草的問題,在張易需要之時便是禦賜聖旨,而當不需要之時便成了董卓皇帝簽署的文書。
【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後將軍向我主保證,在盟會結束後定將孫堅的人頭獻上,不知後將軍此言是否當真?”
顧雍抱拳質問道。
袁術聽罷不禁端正了坐姿。
他本就在考慮如何處置此事。
他與孫堅之間的摩擦日益頻繁,袁術多番欲要除掉孫堅,苦於沒有足夠的理由。
如今張易如此開口,正可以假他人之手除去這個棘手的對手!
若非因為張易得到玉璽,此時的孫堅可能早就因持有玉璽而想返回江東,在路過劉表地界時被黃祖的部下所殺。
所以,某種意義上說,張易間接救了孫堅一命。
“元歎啊!”
袁術笑嘻嘻地說。
顧雍表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不以為然:有求於你就尊稱元歎,平常隻字不提,典型的勢利小人行徑!
袁術的決定
“後將軍請講。”
顧雍再次抱拳說道,暗自想看看這位袁術能有什麼驚人之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