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在下遊曆已久,但仍然認為我們南陽的酒是最佳的選擇。”
孫乾由衷讚歎。
如果早先是因為對張易的崇敬才到南陽,現在看來確實是來對了。
美酒醉人,菜肴可口,人生若此,夫複何求?“哈哈哈,將來你喝膩了就怪我不了!”
張易大笑幾聲,旋即收斂笑容,前傾身子說道,“元歎公佑,你們此行的成果如何?”
張易話音剛落,顧雍隨即上前一步,說道:“公佑那邊事情繁雜,可以稍後討論,還是由屬下先彙報此次出使的狀況吧。”
孫乾在旁邊捋著胡須,沒有異議,他深知這次襄陽之行見證了許多世態炎涼。
正如顧雍所說,這一切遠非簡短幾句能夠道儘。
“好,就讓元歎先說吧!”
張易擺了擺手,侍女們隨之全部退出。
典韋則帶領衛隊守在了議事堂門外。
錦衣衛已經在南陽展開了初步的調查和整頓,然而即使是錦衣衛,也並非神仙,軍事機密豈能容旁人隨意聽聞。
顧雍開門見山地彙報:“袁術已同意對孫堅開戰,並將發兵時間定為秋收之後。”
“鵬舉,我們現在兵馬多少?”
張易一邊敲打著桌邊一邊問道。
嶽飛高聲回答:“啟稟主公,討伐董卓各部雖有損失但及時補充完畢。
現今背嵬軍共有一萬兵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五營每營擴充到一萬五千兵馬,加上缺少戰馬而暫僅有五千人的狼騎和兩千陌刀軍,總計我們已有九萬兩千兵力。”
張易又轉向荀彧:“文若,儲糧情況如何?”
荀彧站出來大聲答道:“回主公,我南陽尚存一百七十萬石糧食。
等到秋收再添新收的糧草足夠南征荊州所需,並支持整個大軍一年的供給需求。”
說到這裡他還特地點了一下頭——袁術貢獻的一百萬石糧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皇上下詔命我出任荊州牧,劉表擅自占據荊襄不尊王命,所以,秋收一結束,我們就揮師攻取荊州!”
張易語氣堅決,字字鏗鏘。
現在軍隊齊備,糧食富足,時不我待啊,怎可能眼看著其他諸侯壯大再回頭來對付荊州?
見到張易決斷已定,顧雍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把後續交給了孫乾。
孫乾走上前來詳細敘述與劉表會麵的情形。
“會見過劉表後原本要離開時,卻被荊州的蔡瑁、蒯良和向郎三位大人挽留宴請。
其間蔡瑁對我南陽頗為猜忌不斷試探;蒯良、蒯越則態度模糊不願表露,他們似乎是抱著觀望心態靜觀其變,並未明確表態是阻礙亦或支持主公。
倒是那向郎先生對主公滿懷景仰,不斷誇讚,並表示願意將私人藏書編纂成冊贈送南陽學子,甚至還談到日後若是有機會能在荊州開設學府傳播學術該是多麼美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