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大聲說道:“主公,這種精鹽實在太珍貴了!若是我們南陽的軍民都能享用這種精鹽,定會人人強壯如龍,這對大家都有極大好處啊!”
沈萬三接著說:“接下來看看這把刀!”
眾人的視線隨即轉移到那些長刀上。
雖然它們不像用镔鐵打造的神器那樣完美,但看起來依然十分鋒利。
“主公,是否允許我試驗一下這把刀?”
趙雲走上前來,恭敬地請求。
張易點頭應允。
趙雲迅速取來一把他過去常用的刀和盾牌,雙手持新舊兩把刀碰撞,隻見舊刀立刻斷為兩截,而新刀僅有一道微小的缺口。
趙雲趁熱打鐵,又用新刀砍向旁邊的圓盾,盾牌被一劈為二!
“好刀!”
趙雲滿意地大喊,周圍的人也紛紛喝彩。
剛才那一幕表明,在實際戰鬥中,使用這類兵刃的士兵們即便不能像趙雲那樣輕易削斷對方兵器,也能對敵方武器造成明顯損壞,真是一把極好的戰具!
“這刀怎麼這麼堅硬?”
荀彧與荀攸滿心好奇,紛紛撿起地上斷掉的舊刀,與趙雲手中那把新的比較。
張易微笑著對沈萬三說道:“就讓沈先生給大夥兒解釋一下冶鐵的道理吧。”
此前張易已經將冶鐵要點悉數告知沈萬三,係統贈送的人才對張易完全忠誠,所以他絲毫不擔心這些技藝會外傳。
沈萬三開始講解道:“冶鐵工藝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發展到漢朝已經采用煤炭煉鐵,並用水排提高爐溫。
如今我們主公英明果斷,直接用焦炭煉鐵……”
眾人聽不太懂其中的技術細節,但這不妨礙他們誇讚張易。
這時,魯陽縣令劉德從人群中走出,向張易請示。
儘管姓劉,但劉德和皇室並沒有任何關係。
張易注意到他的出現,神情突然有所變化,嘴角輕輕上揚。
“主公,創製張易犁已是千古奇功;如今主公改革製鹽法,惠及百姓社稷,何不將這一成果公布於世?”
劉德懇切地說,“主公如此做,天下的百姓必定感恩戴德,日後我等出征南陽時,必將簞食壺漿歡迎王師!”
張易點了點頭,顯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重要意義。
周圍的謀士們都看在眼裡,卻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
但他們意識到張易對這次建議的重視程度不同尋常。
好的,我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重述這段文字,保留原文中的人物名字。
劉縣令的話音剛落,荀彧搖了搖頭站出來表示異議:“主公,劉縣令的說法恐怕不太合適。
即便有製鹽的方法,普通人還是難以獲得足夠的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