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連接長安或洛陽通達襄陽、荊門直到荊州南部的戰略交通動脈。
這條道路不僅重要用於南北物資運輸和軍需供給。
更是重要的補給線之一。
從古道南下荊州可行於嶽飛軍隊一樣;從這裡翻山越嶺至南陽也非難事。
沿荊襄古道隻留張遼五千騎兵守護,因此目前嶽飛手中掌握的實際兵力不到兩萬五千人。
兵力對比為二萬七千對五萬,嶽飛認為勝負仍然有希望。
他低聲命令:“派四百精壯攜蘆葦管潛入水中。”
這些四百勇士皆是荊襄地區在襄江或長江邊成長起來的漢子,對他們來說,水下就像他們的第二故鄉。
他們手持蘆葦管,僅露出一點以便換氣。
夜晚黑沉沉的背景下,即使蔡瑁有再銳利的眼睛也難以發現這些微小的蘆葦管。
徐晃點了點頭,轉過身去查看身後的四百勇士們,他們都持有早已準備好的鑿子。
“將軍放心,若是平時風浪較大,我們也不敢保證能在這江水中待多久,但現在風平浪靜,我們有信心在敵人運送過半之後破壞他們的船隻。”
其中一個領頭者自告奮勇地說著,似乎這對他和他的夥伴們不過是日常的小事一樁罷了。
何足掛齒?
“很好,如果此次能夠大勝敵軍,我定會在主公麵前為你們請功!”
徐晃聲音低沉而堅定地說道。
戰前緊張的氣息彌漫四周,即便此時蔡瑁等人剛開始運兵,徐晃他們還是小心翼翼,唯恐被察覺。
於是四百勇士迅速散開,彼此之間間隔很遠。
對麵僅有百來艘戰船,這四百人足夠完成任務。
為了以防萬一,蔡瑁沒有親自上船,而是派副將張虎和陳生先行登船渡河到對岸接應部隊。
隨著更多的士兵逐漸渡河過去,蔡瑁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明顯。
等十二萬大軍全部安全過河後,發起一場衝鋒與對方正麵交鋒。
他不相信區區三萬人左右的敵軍還能擋住自己的攻勢!
蔡瑁冷冷哼了一聲:“張雲驥,你若不識抬舉還想著挖我蔡家墳墓,那就彆怪我無情了!”
時間緩緩流逝。
夜風吹來的陣陣寒意使蔡瑁內心越發焦躁。
“為何心頭如此不安?”
蔡瑁心中暗想。
遠方黑漆漆的一片,什麼都看不見。
為了防止對方察覺,蔡瑁連燈火都不許點亮,這讓將士們的視力更受挑戰。
就連蔡瑁自己也有些輕度夜盲症。
“為什麼船隻還沒有回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蔡瑁的焦慮感愈發濃烈。
每次渡河都順利,但這一次卻耗時過久,幾乎是過去的三倍之多。
“派人駕駛輕舟前往查看情況。”